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差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釋放哪些信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央行提高6銀行50個基點的準備金率,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為了降低流動性增加帶來的壓力,預計不會對資本市場帶來明顯影響。

據新華社10月12日報道,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及招商、民生兩家股份制銀行被要求將其存款準備金率上調50個基點。這是今年以來相關銀行機構第四次上調其存款準備金率。

分析人士認為,流動性壓力的增加是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重要原因,其上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加息預期,預計不會對資本市場帶來明顯影響。

意在回籠銀行流動性


這是今年以來工農中建等金融機構第四次上調其存款準備金率。至此,這幾家金融機構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已上調至17.5%。粗略估算,此次差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可凍結流動性2,000億元左右。市場人士認為,此舉并不會給資本市場帶來明顯影響。從第二日開盤后滬深股市波瀾不驚的表現也可看出這一點。

“近期外部流動性壓力的增加,是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重要原因。”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從8月份外匯占款的激增可以判斷,當前我國所面臨的外部流動性壓力正在增加,而外匯占款大幅增加將帶來基礎貨幣的投放,最終推高國內流動性。

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新增外匯占款達到2,430億元,創出年內次高,也創出近4個月來新高。

今年以來,我國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分別于1月18日、2月25日和5月10日分三次上調,上調幅度共計150個基點。業內普遍認為,一季度銀行貸款量的激增是前兩次準備金率上調的主要原因,而第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則與境外流動性激增有關。數據顯示,就在第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前一個月,4月當月我國新增外匯占款達2,863億元,成為迄今為止今年最高。

此外,分析人士認為,不斷增加的貸款和仍在高位徘徊的物價指數也是此次準備金率上調的重要原因。高盛亞洲宏觀經濟學家宋宇認為,自三季度起,監管部門對銀行信貸有所放松,預計9月份放貸規模可能超過5,000億元。另外,盡管9月份的物價指數還未發布,但9月份CPI指數或仍保持3%以上。

外圍流動性泛濫加劇

就在我國六家銀行上調準備金率的當口,最近一段時間,外圍流動性泛濫的征兆亦逐漸顯現:美國、英國在醞釀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也意外宣布降息;曾經連續加息的澳大利亞央行也暫停了此前同向的操作。觀察人士指出,這一全球貨幣環境的新變化給新興經濟體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值得我國決策部門高度重視。

“全球流動性的繼續泛濫會給新興市場國家帶來壓力,表現在熱錢的增加和資產價格的持續上升。”根據中國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的觀察,發達國家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所釋放的貨幣中,相當一部分沒有進入到真實經濟里去,一部分在全球金融貨幣市場里自我循環,一部分流到大宗商品市場,一部分以熱錢形式跑到了發展中國家樓市、股市等資產市場。

“所以我們看到全球經濟出現相當怪異的現象,實體經濟總體萎靡不振,但石油價格再次攀升到每桶80美元,銅價突破8,000美元年內高點,同時新興市場國家資產價格卻劇烈飆升,通脹預期進一步惡化。”劉煜輝說。

渣打香港日前的一份報告稱,亞洲將面臨新一輪資金流入,資產價格上升的風險正在增加。報告警示說,未來金融市場將出現更多波動,并推高貨幣及資產價格,這是亞洲各央行亟須注意的地方。

凸顯政策兩難抉擇

從此前的加息紛爭,到突然祭出準備金率上調,貨幣工具的選擇凸顯出當前我國宏觀政策的兩難取向。

成都大學副校長張其佐認為,此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是當前我國面臨國內外經濟貨幣環境的兩難選擇。一方面意在一段時期內平抑流動性,使貨幣發行量和貸款規模不至于偏離年初設定的目標;另一方面,也是在對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調結構和控通脹間的關系進行平衡。

“這是央行在權衡利弊后作出的艱難決定,體現出央行對通脹的進一步關注。但央行未采取加息的動作,也未采取‘一刀切’式調整方式,而是定向向6家商業銀行上調準備金率,這是因為相對于加息,準備金率的上調對經濟的影響更偏柔和。”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說。

專家指出,在CPI不斷走高、負利率進一步固化、宏觀經濟由回暖走向回穩的關鍵節點,過去一段時間加息一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但在出于對加息可能誤傷實體經濟、推升人民幣升值誘發熱錢進入等后果的擔憂,有關部門最終選擇了準備金工具。

對于未來的政策走向,郭田勇認為,后危機時代,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已成為我國央行貨幣政策的主角,但考慮到當前經濟形勢,未來準備金率不存在大面積上調的可能。此外,此次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加息預期。

(雷東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