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疆亞太區,大都會保險大打"并購"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兵分多路的國際擴張,成了眼下美國大都會保險集團(MetLife)收獲跳躍式增長的首要命題。這家緊鄰美國最著名最繁忙的中央車站,且有140多年成長史的美國壽險業“老大”,企盼美國之外的業務增長成為令同業艷羨的新資本。
然而,有別于歐美的亞太保險市場,并非一根易啃的骨頭。盡管難啃,但大都會十多年對亞太市場的研究和因地制宜的收購戰略決定了它進入后不會是空手而歸。
近日,大都會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漢力克森(C.Robert Henrikson)在滬接受《上海證券報》專訪,直面全球金融危機下的跨國并購以及事關旗下在華公司的中國首例保險合并案等敏感話題。
在華整合不復雜
大都會在華兩家合資壽險公司(即總部設在北京的中美大都會人壽和總部設在上海的聯泰大都會人壽)的即將合并,是當下中國保險市場的一大熱門話題。對于本報率先報道的這一整合計劃,身為“一把手”的羅伯特大方承認。
雙牌照問題因當年對花旗集團旅行者保險的一場并購而起。這場并購讓大都會在華已有中美大都會人壽的基礎上,又順勢收編了聯泰大都會人壽。“我們當時知悉中國有一個規定,外資不能同時有兩家保險公司。我們在收購旅行者保險時也與中國監管部門進行了溝通,他們也理解我們的特殊情況,給了我們充分的時間去解決這個問題。現在5年過去了,我們也邁出了整合的實質一步。”
由于中美大都會人壽中方股東首都機場集團的退出,聯泰大都會人壽中方股東上海國資委下屬公司——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的接盤,兩家“大都會系”合資壽險公司便有了整合的機會。據了解,大都會預計在2010年底前完成這兩家公司的股權轉讓及合并,計劃實行京滬雙總部的運營模式。
“合二為一可以讓我們在中國的業務更強大,且更簡潔、高效。”至于業界關心的新公司領導班子的變動問題,羅伯特坦言,確實對新領導班子作了一些調整,未來可能還會有些微調。“但這些調整并不復雜,也并不太痛苦。在我看來,合并是一個成長的故事,通過整合會產生一些新的機會和資源,并不意味著(某些員工)就會失去工作。”
對收購友邦沒興趣
并購是近年來大都會國際擴張的主旋律之一。通過近十年的大規模兼并,大都會的國際業務增速加快。其今年3月導演的一出震驚美國保險業的大收購,拿出了近155億美元收購了AIG旗下的美國人壽,使大都會名副其實地挺進了“金磚四國”。
收購雖已收官,但談及此事時,羅伯特依然興奮難耐。他說,誰都沒想到美國人壽會被插上待售牌,如果不是AIG遭遇危機的話,不可能會出現這么一個并購良機。得益于美國人壽在日本、俄羅斯、中東等非美地區的龐大業務量,使得大都會在完成這場并購后,國際業務的盈利占比從15%驟升至40%。
雖然同樣是AIG旗下的保險資產,羅伯特卻對友邦沒啥興趣。“不方便對友邦做過多細致的評論,畢竟我們沒有對友邦進行過盡職調查。”在他看來,友邦和美國人壽處于一個利潤水平線上,但前者的收購價格卻整整高出后者一倍之多。“我們更傾向于收購美國人壽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和我們重疊的業務非常少,這個恐怕和保誠收購友邦不太一樣。”
在羅伯特看來,并購是一個長期戰略,首先考慮的是市場環境,其次還有時機成熟,以及被收購公司在產品、渠道、布點上是否與大都會匹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