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經濟數據將揭曉?預期謹慎致A股下跌?

鉅亨網新聞中心


滬深A股8月10日午盤震蕩下跌。7月CPI等經濟數據將于11日公布,市場預測其將超出3%的通脹警戒線,因而引發對于現有較為寬松的資金面環境能否維持的擔憂。另外一方面,A股連日來的上揚趨勢積累的獲利盤有較大的兌現要求,技術上最終給大盤上揚構成壓力。

10日午盤市場回顧:

從早間市場表現看,近期漲勢強勁的農業類股以及題材性中小盤個股均有所回落,但鋼鐵、有色等涉及落后產能淘汰的行業早間表現一度穩健,由于存在兼并重組和產能釋放壓力降低預期而有所上漲。從整體上看,隨著午間兩市跌幅的強化,大盤藍籌類權重品種最終在午盤兩市下跌的激化下回調幅度加深,這也是大盤整個上午表現為單邊下跌的主要力量。從目前市場所表現的特征上看,由于市場預期轉向謹慎,對經濟數據披露存在較強的不確定性情緒,所以短線市場有可能在宏觀經濟數據明朗后再作出方向性選擇。

盤面數據統計,滬深300指數以2,920.40點高開,盤中最高至2,925.30點,最低至2,862.31點,午盤報2,862.31點,跌1.92%;滬綜指以2,672.79點高開,盤中最高至2,675.31點,最低至2,623.62點,午盤報2,623.79點,跌1.82%;深成指以11,028.15點高開,盤中最高至11,050.83點,最低至10,816.62點,午盤報10,819.36點,跌1.80%,兩市共成交約120億股,成交金額約1,310億元,與上一交易日午盤成交額1,352億元略有萎縮。


個股及板塊方面:

盤面看,個股大面積下跌,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酒店旅游、農藥化肥等板塊走勢較弱,敦煌種業(600354)跌3.97%、古井貢酒(000596)跌5.78%、大連圣亞(600593)跌4.48%、揚農化工(600486)跌4.35%;造紙印刷、紡織、零售、金融等板塊亦有走弱,銀鴿投資(600069)跌8.46%、新華錦(600735)跌5.28%、友好集團(600778)跌4.20%、西南證券(600369)跌4.43%、興業銀行(601166)跌2.77%;鋼鐵、煤炭、有色金屬、房地產等板塊亦有回落,寶鋼股份(600019)漲0.94%、國際實業(000159)漲1.07%、廈門鎢業(600549)跌0.90%、萬業企業(600641)漲4.80%;新股方面,N贛鋒(002460)漲189.4%、N益生(002458)漲51.21%、N通聯(002459)漲47.15%,兩市不到一成股票上漲。

農業類下跌,北大荒(600598)跌3.01%、隆平高科(000998)跌3.97%。今年以來國際農產品價格高居不下,天氣的不確定性是其根本性因素。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小麥出口國遭遇極端干旱天氣,加拿大播種期小麥遭遇連續暴雨,而俄羅斯方面更于8月5日宣布暫時禁止谷物出口。與此同時,中國也因洪澇災害而引發糧食、蔬菜等價格在6月中旬以后上漲。但如果僅從國內農產品供需的角度看,自然災害引發的農產品價格上漲很難持續。今年我國夏糧總產量為1.23億噸,僅比去年出現小幅減產,而冬小麥產量并無異常。而產品價格是否具備中期上漲空間,可能成為未來農業股走勢強弱的分界線。玉米、制糖等農業細分行業,由于國家相關儲備充足,政策平抑價格的能力較強,因而其價格中期上漲空間預計不大。相對而言,那些庫存平抑價格能力有限的子行業值得重點關注,如生豬養殖行業。

醫藥類股沖高回落,恒瑞醫藥(600276)漲0.68%、魯抗醫藥(600789)漲1.42%。生物醫藥規劃是由發改委牽頭,科技部、衛生部、國家藥監局等聯合參與制定,經過多次論證和修改,已經定稿。規劃確定了生物醫藥發展的重點,包括基因藥物、蛋白藥物、單抗克隆藥物、治療性疫苗、小分子化學藥物等。另有消息表示,國家將拿出100多億元來支持重大新藥創制,平均每個新藥持獲得500-1000萬元的項目資金。這其中涉及恒瑞醫藥、上藥集團、華北制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等10多個企業和研究機構。據統計,截至2010年8月9日,150家醫藥上市公司中已有34家發布了中期業績報告。這34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累計為431億元,比去年同期的302億元增長42.7%;上述公司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共計為38.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3.3億元增長65%。

鋼鐵類股沖高回落,寶鋼股份(600019)漲0.94%、武鋼股份(600005)收平,8月8日工信部向社會公告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這些企業的落后產能必須在今年9月底前關閉。根據目錄,此次煉鐵行業涉及的被淘汰產能為3524.6萬噸,煉鋼行業876.4萬噸,焦炭行業2586.5萬噸,鐵合金產能171.9萬噸。根據測算,本次公布淘汰產能總量約占今年生鐵總產能的5.0%、粗鋼總產能的1.2%。在煉鐵、煉鋼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中,柳鋼股份、重慶鋼鐵、河北鋼鐵、韶鋼松山等4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均榜上有名。其中,柳鋼股份的控股股東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需淘汰的落后產能最多,為200萬噸。同時,重慶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韶關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唐山鋼鐵集團華西鋼鐵有限公司四家鋼鐵集團分別需淘汰落后產能200萬噸、152萬噸、75萬噸和50萬噸。而*ST釩鈦需要淘汰的落后產能為35萬噸。鋼鐵行業目前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如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嚴重、鐵礦石流通秩序混亂等。加快鋼鐵產業的改革和調整已是迫在眉睫。目前,汽車、家電、建筑等鋼鐵下游行業陸續進入季節性淡季,直接導致了鋼鐵需求的減弱。另外,年初以來國家金融政策的持續收緊,以及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相繼出臺也成為制約鋼價的最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國外形勢也不容樂觀,5月以來國際需求逐步疲軟,需求的增長不及新增產量的釋放,從而導致鋼價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在國內鋼廠因需求下滑而大幅下調鋼價的同時,鐵礦石成本仍居高不下,鋼鐵行業可能重新進入虧損期,鋼鐵行業可能重新進入虧損期。

(楊帆?撰稿)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