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TCL被判侵權 互聯網電視摸著石頭過河
鉅亨網新聞中心
日前,國內首例互聯網電視侵權案終于在北京宣判,TCL集團以及迅雷、PPS被判侵權,共同賠償北京優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經濟損失8.75萬元。TCL多媒體發言人表示案件已告一段落,不會對互聯網電視的生產銷售產生影響。但關于互聯網電視的尷尬處境還是再度引發外界討論。
2009年8月北京優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向新聞出版總署遞交了實名舉報信,狀告TCL侵權,并向北京市相關法院提起訴訟,控告TCL“MiTV互聯網電視”存在未經授權向用戶提供大量盜版影視劇內容的行為。
除了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并被告上法庭的還有上海眾源網絡有限公司(PPS)、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等。這是國內第一宗涉及互聯網電視機的侵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案件。日前,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眾源網絡有限公司、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共同賠償北京優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經濟損失8.75萬元。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上海眾源網絡有限公司、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作為涉案搜索服務提供者,通過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涉案互聯網電視機,向電視機用戶提供了涉案影視作品的搜索服務。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眾源網絡有限公司、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對相關搜索結果進行了編輯、整理,有合理理由知道所鏈接的作品為侵權作品,仍幫助被鏈者實施了侵犯北京優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其主觀上具有過錯,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眾源網絡有限公司、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應就此承擔共同侵權責任。
TCL多媒體發言人對本報記者表示,侵權案件發生時,互聯網電視作為新興產品,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不完善,作為電視機硬件提供商的TCL對內容無法控制。該人士強調稱,TCL從一開始推出互聯網電視機就非常重視內容的版權問題,一直都是和國內有資質的網絡內容提供商合作,國家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后,已與三家獲頒互聯網電視牌照之一的內容提供商杭州華數等建立合作,將不再會有版權問題。
據悉,目前TCL集團法務部門正在積極跟進案件的進展狀況,該人士表示,案件的判決不會對TCL互聯網電視機的生產與銷售造成任何影響。
互聯網電視拖累了彩電商業績
有業內人士認為,法院判決表面上對互聯網電視不利,但實際上為互聯網電視的前途撥去了迷霧,“讓外界關注互聯網電視的內容問題”。互聯網電視的尷尬處境再度被放大到臺面上。
互聯網電視自去年3月推向市場以來,雖然不久即遭遇版權糾紛,引發內容爭議,創維集團品牌總監兼新聞發言人李從想就對記者表示,對于內容的政策管控并沒有放開,互聯網電視的政策風險大,而且互聯網電視尚未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互聯網電視的發展環境并不算良好。
互聯網電視的實際功能與預期效果和價格之間存在落差,使得互聯網電視戰略不僅未能讓廠商大幅盈利,還成為拖累彩電企業上半年業績的“元兇”之一。此前著力押寶在互聯網電視上的多家電視機生產商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康佳實現銷售收入79.40億元,同比增長53.52%,凈利潤為5088.75萬元,同比下降36.63%;四川長虹(600839,股吧)的凈利潤為4063萬元,其中還包括政府6000萬元的補貼,同方股份(600100,股吧)主營業務收入64億元,凈利潤1.33億元,同比大減24.1%,TCL集團上半年營業額增長7.5%,虧損3.34億港元,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17.4%。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此前的半年報媒體通報會上,坦承“TCL今年確實沒有做好”,虧損源自于對產品戰略規劃的失誤,上半年主推互聯網電視,錯過了市場對LED電視需求的快速增長。隨后并強調TCL多媒體正加快向LED電視轉化的速度。隨后去年10月剛上任的TCL多媒體CEO于廣輝主動引咎辭職,接任的集團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趙忠堯,被賦予了加碼發力LED、著力扭虧的重任。
消費者有需求網絡電視出路仍在摸索
花最大力氣推廣互聯網電視的TCL也表示“正加快向LED電視轉化的速度”,那是不是互聯網電視的風潮已經淡去?互聯網電視未來的出路又將何在?
康佳與TCL同病相憐,上半年同樣吃了互聯網電視的虧,如今也同樣開始發力追趕,市場重點從此前的網銳互聯網電視轉向了LED電視。記者從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市場部總經理黃心仲了解到,康佳LED市場占有率正在穩步提升,他表示,LED和互聯網電視并不矛盾,互聯網功能為LED電視帶來了更多議價空間的提升,而不是一種拖累。
TCL多媒體新聞發言人表示,互聯網電視是彩電的發展趨勢,“被業內一致認為是 三網融合’的最佳載體”。這位人士表示,客觀來看,LED電視是某項硬件(LED背光取代CCFL背光)的升級,而互聯網電視則涉及到影像內容保存與傳遞、娛樂功能開發、用戶界面設計、數字版權保護、后臺升級體系、用戶交互體系等多項跨界技術研發,它與彩電業的傳統研發思路和范圍都不盡相同,彩電作為家庭最大尺寸的信息顯示終端,與互聯網脫節是不可想象的,因而認為未來不管電視采取何種電視技術、何種材質,都將具備互聯網功能。
創維集團品牌總監兼新聞發言人李從想則認為電視網絡功能是消費者的剛性需求,“作為未來電視的大方向是沒有錯”,但關鍵是廠家如何來滿足消費者的這種需求。他介紹帶有互聯網功能的酷開電視為創維貢獻了大量利潤,對于備受關注的內容問題,酷開電視有自建后臺內容的支撐,“雖然這是個不斷燒錢的過程,但是值得,逐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由此可見,此前廠家對于互聯網電視的投入并不會白費,但TCL、康佳等廠家也在尋求新的突破。TCL與華數傳媒達成合作,TCL多媒體發言人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已經從6月起對TCLmitv互聯網電視視頻內容進行分批次升級,所有TCL互聯網電視的用戶將陸續獲得由華數傳媒所提供合法正版視頻內容。
黃心仲則認為互聯網電視是階段性產品,最終將被智能電視所取代,“內容應該不僅是視頻,還包括瀏覽網頁、游戲、娛樂、通話、在線教育等等”,據他介紹,康佳自建的面向SDK開發者的全開放平臺已經與新浪、百事通、游戲廠商、在線教育提供商等內容提供商展開合作。
剛剛過去的長假期間,消費者就在賣場見到包括TCL、康佳、海信、創維等多家廠商的智能電視產品。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智能電視已經擁有了電腦、手機的功能,使得互聯網電視有了實際意義,這樣的電視是未來發展的主流。但業內人士也表示,作為互聯網電視的升級產品,智能電視僅僅基于應用娛樂功能,同樣缺少內容優勢,而且政策并不明朗,智能電視依舊是在摸索中前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