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玉米出口環比大幅下降,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零售環節醞釀漲價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全球農產品價格節節上升之際,海關總署公布的一組數據顯得格外引人關注。昨日上午,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玉米出口環比大幅下降,而大米、食糖等其他農產品的出口量或出口金額,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玉米出口“急剎車”
美國玉米期貨的暴漲給全球農產品極大激勵,在此背景下,我國的玉米出口急剎車。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9月,我國出口玉米5764噸,環比下降36.3%;玉米出口額為149萬美元,環比下降 41.34%。出口量與出口金額雙雙環比下降。
在大米方面,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出口大米3.25萬噸,出口額為2089.3萬美元,較8月份增長62.39%。但是從前9月的累計數據看,我國出口大米45.15萬噸,同比減少20%;出口金額達3.04億美元,同比下降20.3%。
在食糖方面,9月我國食糖出口金額322.8 萬美元,環比下降3.41%。
農產品價格繼續上漲
就在9月份玉米出口環比大幅下降的同時,商務部12日發布的商務預報監測顯示,上周(10月4日至10日)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繼續上漲。
食用農產品中,蔬菜價格漲幅趨緩。節日需求旺盛,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上漲2.8%,漲幅比前一周縮小1個百分點。其中,大白菜、西紅柿、圓白菜價格漲幅居前,分別上漲13.5%、12.7%和9.4%;洋蔥價格持平;冬瓜、油菜價格分別下降7.2%和5.8%。
糧食、食用油零售價格小幅走高。大米、面粉價格均上漲0.2%;菜籽油、花生油、豆油價格分別上漲0.3%、0.2%和0.1%。
食用油零售環節醞釀漲價
隨著食用油出廠價上漲,各地豆油批發價近日進入上漲期。記者昨日從鄭州糧食批發市場了解到,漲價將從批發環節傳導至零售環節,此前一直未漲價的小包裝食用油將上調8%至12%。
分析人士指出,預計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均將出現上漲,而后者未來將有30%-50%的漲價空間,并將向花生油價格看齊。
國慶節后,各地批發市場的散裝油紛紛上演漲價行情。來自北京玉泉路糧油批發市場的信息顯示,一級大豆散裝油從每斤4.3元漲至4.6元,漲幅6.98%。小包裝油則全線上調,如金龍魚大豆油每箱上漲12元至188元;福臨門每箱上漲10元至182元。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多家食用油生產企業和經銷商表示,漲幅不足以消化成本壓力。三季度以來,玉米、大豆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引發生產成本上漲,而食用油批發價漲幅不大、零售價更是仍在低位運行。據介紹,國際豆油價格7300元為油脂加工企業的平均盈虧平衡點。以當前成本計,每銷售一噸小包裝食用油,食用油生產企業約虧損2000元。
對于食用油傳統消費旺季來臨,券商紛紛看好相關公司。華泰證券報告顯示,豆油上市公司東凌糧油將受益明顯;而齊魯證券分析師孫國東表示,在玉米油方面,2004年至今我國玉米油消費量保持年均64%的速度快速增長,金德發展因此有望躋身玉米油行業發展的快車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