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摸底60家大型房企 資金鏈趨緊
鉅亨網新聞中心
銀監會挑選60家大型房企進行資金鏈分析和壓力測試,通過對其樣本分析發現,一年內到期的大額貸款占比為28.3%,2012年底前到期的大額貸款占比為63.6%。
據每日經濟新聞11月9日報道,60家大型房企樣本分析的結果,讓監管層不斷警惕的房產信貸風險昭然若揭。
近日,銀監會再度親自出手,挑選60家大型房企進行資金鏈分析和壓力測試,通過對其樣本分析發現,一年內到期的大額貸款占比為28.3%,2012年底前到期的大額貸款占比為63.6%。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整期的延續及貸款陸續到期,房地產貸款逾期現象可能有所增多。
大型房企多頭授信風險突出
某接近監管層人士指出,8月份以來,房屋銷售有所反彈,部分過熱城市房價泡沫化明顯,近期隨著對房地產市場展開新一輪調控,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打壓投機性需求,促使了房地產市場理性健康的發展。
他表示,目前房市步入震蕩期,房地產貸款風險需高度關注,而大型房企集團多頭授信風險突出,集團內互保現象有所上升。
權威數據顯示,在60家大型房企集團所屬的847家貸款企業中,同時在2家以上法人銀行獲得授信的426個,同時在5家以上法人銀行獲得授信的90個。6月末,60家大型房企集團涉及集團內互保貸款金額1417億元,較年初增長22.3%。
據初步統計,60家大型房企集團共有4266個成員企業,平均每個集團71個,有15家集團成員企業超過100個,集團公司治理混亂,跨地區、跨境、跨業投資經營普遍存在。而在19家行掌握的信息中,對集團成員企業的缺失率達到28.6%,部分銀行掌握的股東信息缺失達50%以上,直接形成關聯風險防范的盲點。
上述人士指出,這也顯現出大型房企集團關聯結構復雜,信息嚴重不透明。他分析稱,許多集團在香港或境外注冊成員企業,這些離岸企業雖不直接在境內貸款,但往往參與境內關聯企業的資金運作,成為信貸監測的一大盲區。
房企負債率整體上升
據央行近日發布的 《2010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新增6.54萬億元,其中將近2萬億元流入房地產開發領域,占人民幣新增貸款的27%。
某商業銀行高管透露,在60家大型房企集團的樣本調查中,再度凸顯出房企業資金鏈趨緊,融資成本高企。數據顯示,有18家平均資產負債率超過70%;有64家成員企業資產負債率超過90%。
據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房地產企業上半年經營性現金流合計為負數,達到-808.1億元,其中75家企業為負值,占比達到上市房地產企業總數的60%以上。據悉,為緩解資金壓力,部分房企通過基金募集、境外融資、信托融資等渠道融資,這些融資成本偏高,部分年息甚至在15%以上。
從貸款期限結構看,60家大型房企集團在一年內到期的大額貸款占比為28.3%,2012年年底前到期的大額貸款占比為63.6%。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整期的延續及貸款陸續到期,房地產貸款逾期現象可能會有所增多。
“市場調整可能帶來房地產企業洗牌風險。”上述高管表示,房地產行業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和周期波動性行業,在市場調整階段,實力相對較弱的房企可能面臨很大的 “洗牌”風險。
嚴控大型房企貸款風險
針對60家大型房企集團樣本調查,監管層再度發出嚴控大型房企集團貸款風險的聲音。其中,要求實行集團并表授信管理,集團及各成員企業貸款總額不得超過在建工程的五成。
記者了解到,監管層要求大額集中度風險評估應涵蓋銀行持有的房地產公司短期、中期票據以及其他形式的各類授信。同時,對集團內部關聯交易進行跟蹤監測,嚴密審查集團企業內部與關聯企業之間,尤其是母子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嚴防信貸資金轉移或挪用。另外,要核實項目資本金的真實來源,防止企業通過關聯交易抽逃資本或以債務性資金充當資本金。嚴格控制貸款關聯擔保,禁止互保。
同時,要求預先布防高風險房地產企業風險暴露。對于存在高價購地、跨業經營、過度擴張、負債率偏高等問題的高風險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密切關注其經營狀況,一旦資金回籠出現緊張,應及時采取保全措施。
上述接近監管層人士指出,房地產信貸調控政策執行的檢查督導依舊會是監管部門的一大工作,而政策落實及新增房貸會作為今后一段時期現場檢查重點。
(付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