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市或二次探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0-14 13:09
受第二輪9·29新政調控及十一長假影響,10月上旬京城樓市成交量出現大幅下滑。根據北京市交易管理網的數據,10月1日—10月10日,北京全市共成交新房住宅2360套,環比下滑50.9%,日均簽約僅為183套。
二手房方面則更為慘淡。據九九房搜索數據顯示,十一期間,北京市二手房網上掛牌量環比節前一周下降11.2%,掛牌均價為22321元/平方米,環比下調1.7%。
九九房搜索市場部負責人王偉偉分析,第二波調控政策,傳遞給購房人明確的抑制信號,充分顯示出中央對于樓市調控的目標和決心,消費者再度轉入觀望。此外,盡管新政策仍然旨在抑制投資性消費,通過多種措施提高購房成本,增加了投資成本與投資風險,但對于自住性需求來說,購買力本就有限,新政中對于購房首付比例及貸款利率的提高使得消費者購買能力大幅縮水,部分消費者購房計劃被迫擱淺,導致二手房的成交出現較大逆轉。
鏈家地產副總裁林倩10月12日在《北京市二手房價格趨勢研究報告》發布會上表示,十一期間的成交數據由于長假因素,工作人員無法及時錄入成交信息,導致數據比實際情況顯得更慘淡。但她預計二次調控效果年底會發酵顯現,10月份以后至年底成交量及供需比將陷入3月份以后的冰點。
在新房領域,一些樓盤出現了棄購現象,部分開發商也順勢調低了價格。其中,萬科北京旗下長陽半島三期項目成交均價為15163元/平方米,比其第一期的13677元/平方米,上漲11%,但相比二期成交價格已有所下降。萬科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解釋說,三期產品在和二期產品相似的情形下,響應新政下調了價格(二期成交均價約為15800元/平方米左右)。但從三期開盤情況看,由于首付比例的提高,一些客戶出現了棄購現象。銷售速度也比一期和二期有所放緩。但由于前期積累了一些客戶,當日推出的樓盤還是全部售罄。
21世紀不動產分析師林蕾則預測,從10月下旬開始,樓市則將迎來二次下探。“受第二輪調控和季節因素影響,四季度北京樓市二次探底,已成定局。”由于去年第四季度是樓市成交量高峰,林蕾認為未來幾個月的樓市數據會“非常難看”,但房價并不會出現大幅下跌的情況。“對于房價走勢,更有可能出現平穩下滑的態勢。”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他認為,市場成交的反彈觸發了新一輪政策的出臺,對于購房需求的抑制更為嚴厲,對市場將產生立竿見影的作用,樓市成交量將繼“十一”之后持續低迷,“銀十”難現。已近年末,開發商需要充足的資金儲備來支付施工款、銀行利息等各種款項,年底前還處于完成銷售任務的最后沖刺階段,新政的出臺無疑形成了催化效應。無論是出于完成銷售任務還是加速銷售回款的考慮,開發商都迫切需要推進銷售,而目前能夠吸引購房人出手的唯有“低價”,因此,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期間將會成為樓市的轉折點,將會從量價過渡到價跌,從而真正實現合理回歸。
第一太平戴維斯北京公司研究及顧問咨詢部董事王瓊則表示,受第二次宏觀調控影響,第四季度,住宅銷售將低位運行,北京房價雖有下降可能性,但仍會呈高位膠著狀態。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業商會長聶梅生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稱,中國房地產正逐步走出政策市。從去年起,調控政策密集頒布,但市場卻似乎不為所動,藥劑越來越重,起的作用卻似乎越來越小。她認為,政府的宏觀調控總是想“熨平”周期,“熨平”波動,但是市場有其自身不可抵抗的規律。由于明年一季度GDP可能下滑至8%以下,甚至是更悲觀的數據,到時,房地產市場或將自然會有所回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