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融壟斷有功論引爭議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資委原主任李榮融14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由于中國還處于初級階段,某些行業出現壟斷是正常的,是有利于中國經濟的,此話一出引起了各界爭議。
綜合媒體9月15日報道,國資委原主任李榮融14日在“第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從2002年到去年底,大概每年倒閉的國有企業將近5000家,其中也包括中央企業。他同時表示,由于中國還處于初級階段,某些行業出現壟斷是正常的,是有利于中國經濟的。此話一出引起了各界熱議。
據北京商報9月15日報道,無官一身輕。剛剛卸任國資委主任一職的李榮融,說起話來更加爽快。在15日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榮融表示,由于中國還處于初級階段,某些行業出現壟斷是正常的,是有利于中國經濟的。他以石油行業舉例,稱若沒有“三大油”,中國經濟早亂了。“在2008年油價高漲時,‘三大油’為此承擔了高達1680億元的巨額虧損。”言下之意,沒有“三大油”的仗義死節,國內很多行業都將遭受嚴重沖擊,比如其所提到的出租車業。
自評是忠臣,稱壟斷為功臣,李榮融對央企的感情沒話說,但感情不能代替常識。“三大油”即使虧損了,又不用自己掏腰包。上有財政補貼,下有消費者沒得選擇的支票本,再多虧損也能找補過來,而且我們也沒見那個時候“三大油”節衣縮食,價值數百萬元的吊燈不照樣也掛起來了嘛。李榮融橫比了一下,“因為油價成本太高,香港已經沒有捕魚業了,但國內不可能沒有出租車業”。可是,這個對比實在無厘頭,怎么不提,油價再高,香港也有出租車呢。壟斷是不爭的事實,壟斷導致的怨氣也是不爭的事實,民企500強的全部利潤抵不過中石油和中移動的利潤總和,這也是事實。
記得2005年,李榮融曾表示,石油、電信、電力等行業不存在壟斷,已經形成一個基本競爭格局。此話一出,口水如潮。老百姓都看在眼里,一個行業有兩至三家寡頭不假,但價格競爭少,價格聯盟多。5年過去了,李榮融的立場向前一步走,承認壟斷,但強調壟斷有功。壟斷的理由無非是為了更好地與國際跨國公司競爭,競爭結果怎樣不好說,我們只知道,稍早前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發布報告稱,我國的寬帶資費水平相當于韓國的124倍。這當然是壟斷的功勞。
對于央企,李榮融同時有著期許,認為中國的大型國有企業在7-10年的時間內,將會在經營績效上趕上世界500強優秀企業。
2010年,有30家央企躋身《財富》世界500強。沒有人懷疑,無論是市值還是銷售收入,世界500強中將有越來越多的央企,而且名次也將愈發靠前。收入可以靠規模帶動,規模可以靠壟斷斬獲,因此央企做大很容易,或者進一步說,央企在國內做大很容易,但央企未來的目標究竟是什么?龐然大物,還是偉大公司?雖然央企眼睛瞄著偉大公司,腳卻不由自主地奔向龐然大物。大未必強,道理誰都懂得。成就一個偉大公司,不僅僅看重規模、資產和國內的控制力,更要看重品牌、管理、創新以及在國際上的控制力。
根據此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WIND發布的報告,2009年A股上市國企的薪資是民營上市公司(包括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近兩倍。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上市國企經營效率卻不如上市民企,其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僅為后者的37.3%,約占1/3強。其實,央企的眼光不需要放那么長遠,言必稱“世界500強”,先在經營效率上超過自己身邊的民營企業再說。
(杜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