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河北民營鋼企為何肯不要一分錢投靠河北鋼鐵集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大勢已去。”河北唐山一家中等規模的民營鋼鐵企業老板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感嘆道。

經過最近幾個月停電、停產的折磨后,河北為數眾多的民營鋼企老板們面臨一個艱難抉擇,是尋找一個“靠山”保護,還是依靠自己頑強地生存下去。

有5位老板率先選擇投靠國企河北鋼鐵集團,這其中甚至包括產能高達500萬噸的河北敬業集團。河北鋼鐵集團則以商譽、管理和技術服務就獲得了5家公司各自10%的股權。

雖然有的老板接受不了這樣的條件,但是這5位老板的表率作用非常明顯,很快,一股投靠河北鋼鐵集團的風氣在河北鋼鐵產業圈內迅速彌漫,一些原本還猶豫不決的老板也泄了氣。



“馬上還有一批民營鋼鐵企業進入河北鋼鐵集團。”河北鋼鐵集團副總經理田志平向本報透露。

“重組了可能還會有一條活路,不重組連生存下去可能都成問題。”上述民營鋼企老板對記者說。

政府“做媒”

這是一群直到最近幾年才暴富起來的群體。從身家上來看,鋼企老板絲毫不亞于煤老板。

2008年以前,鋼企老板可謂“日進斗金”。金融危機襲來后,虧損的陰霾不時籠罩著他們。幾年前,零星有老板將鋼廠賣給了國企或民企。直到今年,大部分鋼企老板才真正開始思考未來的出路。

幾個月前,河北省政府公布的一紙文件,給他們指明了一條出路。這份名為《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控制鋼鐵產能推進節能減排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實施意見》的文件要求,河北省內有關設區市政府要于2010年11月底前將本地2010至2011年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方案報送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拿著這份文件,地方政府充當“媒人”,給轄內的一些鋼企老板講明文件的“精神”,要求他們配合全省的重組。

“也是市里跟我們打招呼,然后再跟河北鋼鐵集團進行接觸。不重組能怎么辦?既然政府這樣要求,我們只能這樣辦。”遷安市一家民營鋼企負責人告訴本報。

也不是所有老板都想跟河北鋼鐵集團重組。

就在一年前,河北德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德龍”)董事局主席丁立國還說,他幾年前就想放棄這個行業了。“宏觀調控首當其沖的對象就是鋼鐵企業,節能減排相關問題也最先找我們,鐵礦石價格高了也說是我們民營企業鬧的。”丁立國表示。

但是一年以后,他轉變了思路。他說:“我要做下去,因為我們是上市公司,我們可以融資,然后用真金白銀去收購其他鋼鐵企業。”

然而大部分鋼企老板無法跟丁立國相比,截至目前全國只有4家民營鋼鐵企業上市,并且都在海外上市。由于沒有融資平臺,民營鋼鐵企業難以展開兼并重組。即便已經上市,丁立國要想展開兼并重組也并非易事,鋼鐵行業動輒幾十億的收購金額,沒有政府的支持,幾乎難以完成。

避免“被調控”

如果不投靠河北鋼鐵集團,是否就真的沒有出路?即便與河北鋼鐵集團重組,民營鋼企又為何會同意這樣一個重組模式——河北鋼鐵集團不出實物資產,僅僅出商譽、管理和技術服務就拿到了民營鋼企10%的股權?

讓一些鋼企老板不服氣的是,他們的企業成本遠低于國有鋼企。齊魯證券分析師周濤告訴本報記者,2009年民營鋼鐵企業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等三方面的噸鋼費用遠遠低于國有鋼廠。

在這3項費用方面,2009年包鋼、鞍鋼、本鋼、武鋼4家國有鋼企分別為283元、604元、545元和356元,而國豐、德龍、津西和沙鋼4家民營鋼企則分別為65元、105元、65元和169元。不僅是這3項費用,民營鋼企的生產效率也遠高于國有鋼企。

對此,河北鋼鐵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本報:“你應該去問問他們(民營企業)為何愿意?”

其實民營鋼企怕的就是“被調控”。

“斷電就是最好的例子。宏觀調控來了,首先動的就是我們。”河北敬業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本報。

從今年9月份開始,作為鋼鐵第一大省,河北率先對省內的鋼鐵企業進行停電停產。唐山、遷安、武安等多地區的鋼鐵企業都不同程度地被停電停產。

唐山市一家民營鋼鐵企業內部人士告訴本報:“我們節能減排任務已經完成了,但是政府還給我們停了電。”

在今年6月全國工商聯冶金業商會召開的第一屆第八次會長(擴大)會議上,冶金業商會提出,由于絕大多數民營鋼鐵企業是未經國家批準的所謂“黑項目”、“黑戶口”,因此,在國家制定的《鋼鐵行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民營企業很難納入其中;在《促進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指導意見》中,民營企業不能做聯合重組的主體,只有被國有企業兼并后才能獲得“合法”身份;在《鋼鐵工業節能減排指導意見》中,民營企業也得不到政策支持;在國家制定有關鋼鐵工業加強技術改造、推進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節能減排、境外辦礦等一系列轉變發展方式的政策上,民營鋼鐵企業一般都得不到支持和鼓勵。

也許只有選擇加入國企,民營鋼企才能避免“被調控”,享受政策紅利。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