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模式急需要輸血 萬通地產收回定向增發方案
鉅亨網新聞中心
開發商稱上半年融資因政策而擱淺,下半年因股價過低而放棄
盡管一再聲稱“不缺錢”,但萬通地產(600246.SH)最近的幾次動作,卻都跟他的資金鏈較上了勁。11月9日,京城知名地產商馮侖名下的萬通地產宣布放棄25億元的定向增發方案。而它并非第一家撤銷再融資方案的房企。一開發商向記者表示,與上半年政策限制使融資遇冷的原因不同,現在大部分公司放棄再融資計劃大多是由于股價過低。
收回定向增發方案
11月9日,萬通地產的董事會公告表示,將撤回公司201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的議案。資料顯示,2009年12月7日,萬通地產曾擬定向增發1.5億股,籌集25億元用于旗下北京天竺新新家園、運河國際生態城一期、天津萬通上北新新家園三期、天津萬通華府項目B地塊等四項目。
萬通地產一位內部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今年樓市調控開始后,決策層對房企的融資表現得非常謹慎,近一年幾乎沒有房地產企業的再融資需求獲得通過。另外,目前股價較低,即使獲得通過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事實上,按照萬通地產當時的增發計劃,發行價格預計將達到16.7元/股。但時至今日,房企股價普遍下挫。截至記者發稿時,萬通地產股價僅為6.62元/股,遠低于增發價格,明顯無法達到當初的融資預期。
增發無望,萬通又轉而打起了信托的主意。
11月9日,在撤銷定向增發議案的同時,萬通地產還通過了另一項決議,即為全資子公司成都萬通時尚置業有限公司申請2.7億元信托借款提供擔保。而就在一周前的11月2日,萬通地產表示,將與平安信托聯手設立信托計劃對項目公司出資,建設長三角、西南、環渤海以及其他區域的優質住宅項目以及城市綜合體項目。而平安信托將在5年內為萬通地產提供50億元資金。
盡管萬通地產CFO云大俊一再表示“萬通并不缺錢”,但今年萬通的三季報顯示,萬通地產每股經營現金流僅為0.45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89%。
萬通的美國模式
“萬通地產的資金鏈狀況與其開發模式關系密切。”廣發證券[52.48 -9.98%]一位房地產行業分析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萬通地產這種美國式的開發模式就是需要有不斷的資金投入,從數字上來看就是不斷的下降。”
據記者了解,目前大部分國內房地產開發商都遵循香港模式,從投資買地、開發建設到營銷銷售、物業管理等環節全部由一家開發商獨立完成。而美國模式是將產業的核心由開發硬件向資本運作轉移,而房地產的開發則從快速開發銷售轉變為銷售與自持經營相結合。
“從中報披露的明細來看,2010年萬通地產結轉的收入很少。從項目進程來看,大部分項目的竣工時間在2011年以后,戰線拉得很長,支出成本自然增多。”上述分析人士指出,這樣的開發模式下公司業績則可能在某一個時間段會集中爆發。
在這樣的開發模式下,近兩年萬通地產財報中的盈利指標頹勢明顯。其中,2009年中期的凈利潤和每股收益等數據,與2008年相比同樣是“深度”大跌。
今年8月20日,萬通中報顯示,萬通地產上半年共實現營業利潤約2381萬元,同比下跌74%。更重要的是,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274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357萬元大幅度減少了96.27%。
面對如此“尷尬”的數據,萬通地產在中報發布后的第六天就有所行動。
8月25日,萬通地產宣布將全資子公司杭州萬通時尚置業有限公司的51%股權轉讓給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交易價格為2.7億元。這一舉動更被業界解讀為,“在再融資渠道收緊與中報業績大幅下滑的雙重壓力下,萬通地產正放棄商業物業的控股權而加速套現。”
業內多位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的業績表現來看,萬通地產還需要更多的經營策略上的調整。“戰線拉得過長,則短期內會存在隱憂。在目前政策深度調控的形勢下,收入不能回升,同時仍有不少的債務、利息等支出,其資金鏈的緊張程度必然增加。去年以來萬通的資產負債率就一直上升明顯。”西南證券[13.94 -8.11%]一位房地產行業分析師表示。
房企股價之殤
然而事實上,在目前樓市調控的大背景下,房企的資金鏈都將受到考驗,而房企的融資之路也顯得異常艱難。
今年以來,像萬通這樣撤銷再融資方案的房企比比皆是,招商地產[16.74 -7.72%]、冠城大通[9.30 -7.28%]、世茂股份[13.37 -6.57%]等多家有實力的開發商都宣布放棄了再融資方案。
據了解,從2009年8月起,大約有60家以地產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提出過再融資計劃,除世榮兆業[10.58 -0.94%]在2009年9月8日的定向增發方案獲批后,再無一家房地產企業的再融資計劃被證監會放行。而隨著房地產調控的不斷深入,來自監管層的壓力進一步加大。統計顯示,目前只剩27家房企仍在等待證監會核準。
據北京一位房地產開發商告訴記者,房企上半年的融資擱淺主要是由于政策限制,而到今年下半年,大部分公司放棄再融資計劃則大多是由于股價過低。
據了解,今年4月17日新一輪房地產調控開始后,股市房地產板塊隨即開始劇烈下跌,到今年5月中旬時,房地產指數[3451.45 -6.36%]比去年8月份下跌43%,而同期上證指數[2985.44 -5.16%]為下跌22%。“招保萬金”四大地產龍頭的動態市盈率均低于25倍,金地集團[6.14 -6.97%]當前已經低至5.83倍。
時至今日,地產股仍然在震蕩微調中。截至記者發稿時,房地產股繼續下挫領跌兩市,截至11月10日收盤時,保利地產[12.92 -7.32%]、萬科A[8.53 -7.08%]、招商地產、金地集團跌幅超4%。創興置業[15.88 -6.15%]、中江地產[8.69 -5.65%]、中天城投[13.29 -8.53%]、首開股份[15.40 -9.94%]等多只個股跌幅超過4%。
“增發融資實際上就是稀釋股權融資,在目前股價大幅回落的市場形勢下,一旦跌破增發價格,對公司的傷害也是巨大的,也必將極大地影響企業的過冬能力。”上述開發商坦言。
開發商稱上半年融資因政策而擱淺,下半年因股價過低而放棄
本報記者 董映頡 北京報道
盡管一再聲稱“不缺錢”,但萬通地產[6.46 -3.00%](600246.SH)最近的幾次動作,卻都跟他的資金鏈較上了勁。11月9日,京城知名地產商馮侖名下的萬通地產宣布放棄25億元的定向增發方案。而它并非第一家撤銷再融資方案的房企。一開發商向記者表示,與上半年政策限制使融資遇冷的原因不同,現在大部分公司放棄再融資計劃大多是由于股價過低。
收回定向增發方案
11月9日,萬通地產的董事會公告表示,將撤回公司201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的議案。資料顯示,2009年12月7日,萬通地產曾擬定向增發1.5億股,籌集25億元用于旗下北京天竺新新家園、運河國際生態城一期、天津萬通上北新新家園三期、天津萬通華府項目B地塊等四項目。
萬通地產一位內部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今年樓市調控開始后,決策層對房企的融資表現得非常謹慎,近一年幾乎沒有房地產企業的再融資需求獲得通過。另外,目前股價較低,即使獲得通過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事實上,按照萬通地產當時的增發計劃,發行價格預計將達到16.7元/股。但時至今日,房企股價普遍下挫。截至記者發稿時,萬通地產股價僅為6.62元/股,遠低于增發價格,明顯無法達到當初的融資預期。
增發無望,萬通又轉而打起了信托的主意。
11月9日,在撤銷定向增發議案的同時,萬通地產還通過了另一項決議,即為全資子公司成都萬通時尚置業有限公司申請2.7億元信托借款提供擔保。而就在一周前的11月2日,萬通地產表示,將與平安信托聯手設立信托計劃對項目公司出資,建設長三角、西南、環渤海以及其他區域的優質住宅項目以及城市綜合體項目。而平安信托將在5年內為萬通地產提供50億元資金。
盡管萬通地產CFO云大俊一再表示“萬通并不缺錢”,但今年萬通的三季報顯示,萬通地產每股經營現金流僅為0.45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89%。
萬通的美國模式
“萬通地產的資金鏈狀況與其開發模式關系密切。”廣發證券[52.48 -9.98%]一位房地產行業分析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萬通地產這種美國式的開發模式就是需要有不斷的資金投入,從數字上來看就是不斷的下降。”
據記者了解,目前大部分國內房地產開發商都遵循香港模式,從投資買地、開發建設到營銷銷售、物業管理等環節全部由一家開發商獨立完成。而美國模式是將產業的核心由開發硬件向資本運作轉移,而房地產的開發則從快速開發銷售轉變為銷售與自持經營相結合。
“從中報披露的明細來看,2010年萬通地產結轉的收入很少。從項目進程來看,大部分項目的竣工時間在2011年以后,戰線拉得很長,支出成本自然增多。”上述分析人士指出,這樣的開發模式下公司業績則可能在某一個時間段會集中爆發。
在這樣的開發模式下,近兩年萬通地產財報中的盈利指標頹勢明顯。其中,2009年中期的凈利潤和每股收益等數據,與2008年相比同樣是“深度”大跌。
今年8月20日,萬通中報顯示,萬通地產上半年共實現營業利潤約2381萬元,同比下跌74%。更重要的是,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274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357萬元大幅度減少了96.27%。
面對如此“尷尬”的數據,萬通地產在中報發布后的第六天就有所行動。
8月25日,萬通地產宣布將全資子公司杭州萬通時尚置業有限公司的51%股權轉讓給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交易價格為2.7億元。這一舉動更被業界解讀為,“在再融資渠道收緊與中報業績大幅下滑的雙重壓力下,萬通地產正放棄商業物業的控股權而加速套現。”
業內多位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的業績表現來看,萬通地產還需要更多的經營策略上的調整。“戰線拉得過長,則短期內會存在隱憂。在目前政策深度調控的形勢下,收入不能回升,同時仍有不少的債務、利息等支出,其資金鏈的緊張程度必然增加。去年以來萬通的資產負債率就一直上升明顯。”西南證券[13.94 -8.11%]一位房地產行業分析師表示。
房企股價之殤
然而事實上,在目前樓市調控的大背景下,房企的資金鏈都將受到考驗,而房企的融資之路也顯得異常艱難。
今年以來,像萬通這樣撤銷再融資方案的房企比比皆是,招商地產[16.74 -7.72%]、冠城大通[9.30 -7.28%]、世茂股份[13.37 -6.57%]等多家有實力的開發商都宣布放棄了再融資方案。
據了解,從2009年8月起,大約有60家以地產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提出過再融資計劃,除世榮兆業[10.58 -0.94%]在2009年9月8日的定向增發方案獲批后,再無一家房地產企業的再融資計劃被證監會放行。而隨著房地產調控的不斷深入,來自監管層的壓力進一步加大。統計顯示,目前只剩27家房企仍在等待證監會核準。
據北京一位房地產開發商告訴記者,房企上半年的融資擱淺主要是由于政策限制,而到今年下半年,大部分公司放棄再融資計劃則大多是由于股價過低。
據了解,今年4月17日新一輪房地產調控開始后,股市房地產板塊隨即開始劇烈下跌,到今年5月中旬時,房地產指數[3451.45 -6.36%]比去年8月份下跌43%,而同期上證指數[2985.44 -5.16%]為下跌22%。“招保萬金”四大地產龍頭的動態市盈率均低于25倍,金地集團[6.14 -6.97%]當前已經低至5.83倍。
時至今日,地產股仍然在震蕩微調中。截至記者發稿時,房地產股繼續下挫領跌兩市,截至11月10日收盤時,保利地產[12.92 -7.32%]、萬科A[8.53 -7.08%]、招商地產、金地集團跌幅超4%。創興置業[15.88 -6.15%]、中江地產[8.69 -5.65%]、中天城投[13.29 -8.53%]、首開股份[15.40 -9.94%]等多只個股跌幅超過4%。
“增發融資實際上就是稀釋股權融資,在目前股價大幅回落的市場形勢下,一旦跌破增發價格,對公司的傷害也是巨大的,也必將極大地影響企業的過冬能力。”上述開發商坦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