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專家:盡快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存款保險制度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4-21 09:39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健全金融體系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重要舉措”,要“推進存款保險制度建設”。毋庸質疑,在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我國金融市場不斷開放的背景下,長期實行的隱性存款保險制度越來越顯示出其局限性。如何保護存款人利益,維護金融秩序的穩定,盡快建立符合市場化改革要求的存款保險制度,已是我國金融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今天,天津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王愛儉教授做客《理論前沿》,闡述了她對“推進存款保險制度建設”的觀點,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是完善金融體系的基礎

記者:作為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您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于盡快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存款保險制度的建議》,請您談談提交這份建議的想法。


王愛儉: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實行的是隱性擔保制度,在當今的經濟形勢下,這種制度隱含著極大的風險,不利于商業銀行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對金融體系的良性運轉構成威脅,所以,當前我國應該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逐步建立顯性存款保險制度。

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旨在通過存款保險的形式,應對銀行機構的危機,保護投資人、存款人和投保銀行的利益,保障金融系統的穩健,是促進金融體系完善的基礎,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存款保險制度是金融穩定和社會穩定的保障。金融是經濟的核心,金融體系的安全、穩健、高效是經濟進步的基礎和保障。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西方國家的實踐,充分說明存款保險制度在應對銀行危機方面的積極作用。全球金融危機后,美國先后有84家銀行破產,其健全的存款保險機制緩解了風險的震蕩,避免了擠兌等金融恐慌;而由于沒有證券、保險的保障機制,雷曼的破產以及AIG的被監管,引發了極大的社會動蕩,直接誘發了金融危機的升級。就當前我國銀行業的經營現狀,仍舊存在期限結構錯配、利潤來源單一、對房地產行業放貸過度的情況,這些狀況都意味著銀行不僅要面對自身的各種風險,還要應對貸款企業的經營風險,如果銀行出現經營不善的情況,將直接威脅到存款人的利益,甚至還可能產生嚴重傳染性危機,威脅其他機構和行業的經營。而我國的現實情況是居民傾向于儲蓄,將其視為家庭的重要保障,因而盡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不僅能夠維護金融穩定,更有利于維護存款者的信心,保障社會的穩定和諧。

二是存款保險制度有利于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效力。由于之前我國銀行業的退出機制不健全,曾經有個別金融機構的經營失敗,不僅影響公眾對金融系統的信心,而且有關部門在處理時也是相當棘手,不能及時控制不良影響的傳染。反觀美國的存款保障機制的運行,除了發揮保障功能之外,其作用還在不斷擴大,因其緩解風險的渠道和手段不斷完善,逐漸成為輔助監管單位處置問題銀行的應急平臺。隨著我國的金融改革逐步推進,金融機構之間、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聯系越發緊密,個別銀行的波動很可能會演化為更大范圍的金融動蕩,威脅金融體系的穩健和健康。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將金融損失分散,緩解震蕩,起到“穩壓器”的作用,有助于政府的宏觀調控力度,使金融體系實施市場化運作,優勝劣汰,減少銀行退出對金融、經濟的不良影響。

三是存款保險制度促進銀行間的公平競爭。在我國現行的金融體制下,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由中央政府實施保障;地方性金融機構主要由地方政府實施保障。顯然,在提供存款保險資金方面,中央政府可以動用的資源要比地方政府多,因而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在經營信用方面擁有更多的優勢,中小金融機構難以與之公平競爭客戶資源。另一方面,中小企業融資、服務農村金融、激活民間財富的重任,更多的需要中小金融機構、地方金融機構的支持和帶動,倘若沒有相應的后備措施,這些金融機構的抗風險能力很難得到保障。存款保險制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類金融機構站在相同的平臺上,使它們能夠更好發揮自身的作用。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