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業績風險,關注政策紅利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兩市股指周一小幅調整,滬指早盤一度向下擊穿60日均線,但上午收盤前快速回升,午后維持弱勢震蕩的格局,至收盤,滬指微跌9.98點,收于2588.71點,成交906億,較上周五有所萎縮。
盤面上,兩市超過七成個股下跌,漲停個股有8家,而跌停個股亦有6家。受益長假消費高峰即將來臨,消費類板塊如家電、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釀酒板塊的部分個股表現相對較強,另外,近期國際金價連創新高也刺激黃金概念股走強。而前期表現較強的軍工航天、西藏、電子信息、醫藥等題材概念板塊y 跌幅靠前,另外,有色金屬、房地產、石油等權重板塊也表現較弱,金融板塊的跌幅相對較小。
周日,財政部發布了今年前8月國企經營狀況,數據顯示,1-8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12644.7億元,同比增長46.7%,比1-7月的同比增速放緩3.4個百分點。從各行業來看,施工房地產、汽車、商貿、鋼鐵、機械行業實現利潤呈現不同程度下降,而煤炭、電力、石化、石油、有色行業實現利潤呈現增長態勢。可以看出,利潤增速放緩的行業多與上半年受到持續高壓調控的房地產行業密切相關。事實上,宏觀經濟先行指標PMI的走勢,已經提前反映了企業經營形勢的不容樂觀,5月份以來,PMI指數一路下跌,從4月份的55.7%,急跌到7月份的51.2%,盡管8月份小幅回升到51.7%,但市場普遍認為,PMI仍未回到上升通道之中。
雖然近期國內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定的回暖跡象,但展望未來,房地產高壓調控態勢恐難以改變,樓市回暖或將難以持續。另外,雖然二季度國內上市公司的業績普遍出現大幅增長態勢,但這主要為基數原因以及經濟刺激效應的進一步釋放所致,未來隨著房地產市場高壓調控態勢的延續,加上地方政府整頓融資平臺和為達減排目標而限電限產,相關行業和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下滑可能會在三季度和四季度逐步體現出來。因此,操作上,投資者應規避那些未來業績增速可能下滑的行業和個股,而適當關注受益政策扶持的新興產業以及具備防御性的消費類板塊的個股機會。
從周一市場狀況來看,上午收盤前滬指跌破60日均線之后,金融、地產等權重板塊的個股快速拉升,使得股指暫時轉危為安,不過,下午股指并未轉強,而是維持弱勢震蕩的格局,另外,前期活躍的題材概念板塊和個股繼續調整,整體市場獲利了結和觀望氛圍較濃。由于即將迎來中秋國慶超級長假,投資者參與積極性將不高,短期股指或將維持震蕩整理的格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