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黃金周出手打房 學者抨:飢餓營銷榨乾最後購買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03 08:04
大陸掀起全面樓市調控風暴,傳統售樓旺季的國慶黃金周才過 2 天,已經先後有 5 個城市宣布「限購」「限貸」等調控措施,倘加上 9 月 30 日,短短 3 天內已有 7 個城市出招調控,住建部亦加入要求嚴查違規售樓。官媒新華社昨 (2) 日更發表評論文章為限購護航,指現時內地樓市局部過熱,但仍然可控,及時推出調控政能穩定市場預期。不過,有學者抨擊,地方貌似趕在國慶出手防止樓市再升溫,但實際上可能是「飢餓營銷」,變相助長發展商將「趕尾班車」市民最後的購買力榨乾。
《星島日報》報導,大陸繼鄭州及成都之後,無錫、濟南及合肥昨 (2) 日 3 城齊發「限購令」,無錫、濟南都將第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 40%,濟南同時將首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 30%,並要求外地人限購 1 套,已有 3 套房的暫不得購買。昨夜出招「房 10 條」的合肥要求首付最低 30%,本地人限購 2 套,外地人須納稅社保 1 年以上才可買房。
目前,蘇州、廈門、杭州、南京、天津、鄭州、成都等城市已相繼重啟了樓市限購政策;而武漢也出限貸政策,北京提高房地產貸款門檻,其他城市包括鄭州、濟南、福州等則從提高土地供應、控制房價上漲以及嚴懲中介抬高房價等行為一一入手。惟數據顯示,今年 8 月份,70 個大中城市中有 64 個城市的房價上漲,其中廈門、合肥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按年升愈 40%;而南京、福州、天津、杭州等城市的漲幅超過 20%。被稱為「樓價四小龍」的廈門、南京、合肥、蘇州都已重啟限購政策。
新華社昨 (2) 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近期熱門城市收緊樓市政策,主要以抑制投資投機需求為重點,特別是限制買家、收緊信貸,短期為當前過熱的樓市適當降溫,預計第 4 季各城市的政策分化將更明顯。專家指出,一方面要警惕樓市有泡沫,增加居民生活成本,和影響實體經濟。但另一方面要實現經濟增長,宏觀經濟來轉換增長動力尚須時日,還要靠地產行業支撐。
中指院指數研究總監白彥軍直言,今年樓市表現令人困惑,城市之間、城市內部分化加劇,是市場的真實寫照,而令樓市局部過熱的原因與貨幣、信貸、土地供應有關。他建議,熱門城市應主動公布土地儲備及供應計畫,合理引導市場預期,抑制短期市場波動。
香港《明報》引述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由於北京在長假期前夕公布了新樓市政策,首都啟動調控對地方來講有很強標誌性,因此才會令多個二線城市緊隨其後,紛紛重啟或進一步收緊限購。
他認為,從目前全國走勢來看,今年以來樓市持續過熱的一二線城市,包括廈門、合肥、南京、杭州等,再收緊措施的可能性最大;次熱城市如南昌、石家莊、濟南、成都,以及樓市偏熱的三線城市像珠海、中山、崑山、無錫,相信亦會根據之後情况逐步加強調控力度。
不過,限購是否能打壓這一波樓市熱潮,效果存疑,以 9 月落實限購的杭州為例,大量市民趕在限購前一日買樓,結果刷新了該市單日交易的歷史紀錄,共計一日賣出 3265 套單位。累計 9 月全市成交 6332 套單位,按月增長 18%,按年增長 164%,亦刷新了近年杭州月度成交單位紀錄;其庫存量亦已下降至 5.8 個月,低於 6 個月的合理水平,等於毋須再去庫存。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則批評,地方實際上是趁國慶趕樓市尾班車,在中央明示要壓抑資產泡沫之下,地方不單遲遲不行動,而且所謂措施只是沿用舊政策,「就連舊政策也要分拆,為甚麼限購限貸不能一次過推出?就是想拖」。
易憲容表示,地方選擇國慶期間才宣布限購,打的算盤就是趁假期把市民最後的購買力都榨出來,像杭州之前就是例子,表面是打壓,實際是「飢餓營銷」,因為假期可以方便更多市民趕買樓。
- 如何低成本實現子女留學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