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CDS推出恰逢其時 信用衍生品市場建設需謹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31 14:50
和訊債券消息目前債市信用風險事件頻發,「打破剛兌」正在加速推進,市場非常需要風險分散工具。9月23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了《銀行間市場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試點業務規則》及配套業務指引文件,第一次在銀行間市場推出了CDS產品。
在中國信用債違約如今成為常態的背景下,CDS的推出被認為恰逢其時。但另一方面,CDS由於曾被指是美國次貸危機的重要推手而飽受爭議。
CDS的推行是完善市場風險分擔機制,但是,CDS僅僅是風險的轉移,而非化解。有股神之稱的的著名美國投資家巴菲特,曾坦率批評CDS之類的金融衍生品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總有一天會引爆一場大規模「金融斷裂」。其危害性不言而喻。中國的CDS作為一個金融產品,本身是中性的,可以推出,市場主體對創新與發展信用衍生品也有迫切的需求,不過,從維護債券信用衍生品市場穩健發展的角度出發,提出相關審慎建議也是必要的。
在10月29日清華五道口高管教育中心舉辦的中國信用衍生品創新與發展論壇上,廣發證券(000776,股吧)的首席風險官常新功就對中國的信用衍生品市場建設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從市場監管者的角度,明確信用衍生品市場定位,加強市場培育,推動配套服務;從直接參與者的角度,加強業務研究,從機構、系統、風險管理等方面建設配套設施;從第三方機構的角度,研究提供專業化服務,激活市場的同時增強透明度。
在當前經濟背景下,中國市場應該如何用好CDS?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嚴弘,從學術的角度分析了一下CDS的外部效應,他表示,CDS的引入對標的實體的債券和股票交易定價都會產生影響,對信用風險的價格發現也有幫助,但市場摩擦也會使得基差加大;CDS的引入或改變企業的融資能力,但也會因此加大企業的信用風險;CDS的引入可能改變債權人信用監督的動力,影響金融機構與客戶的關係;CDS的引入可以幫助銀行降低資本金的額度,提高資金回報,也會加大金融機構的風險敞口。
中拉基金的首席風險官范希文博士表示,CDS的成功會涉及三個問題:第一,非商業因素,如地方政府幹預、債轉股相關政策,等的權重在公司違約事件的決定因素中之占比。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確定違約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第二,違約債務回收預期的形成機制是否清晰,是否有流動性充分的二級市場來決定回收定價;第三,監管對CDS的對沖作用在多大程度上予以認可,認可的具體條件有哪些。從解決中國面臨的金融問題來看,范希文認為,相比較單一名稱CDS,合成組合產品可能是更有作為的、對沖違約的金融工具。
種種跡象表明,債券市場各類投資者對於風險緩釋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可我國目前的信用衍生產品供給明顯不足。但任何金融工具都有其「善良」與「邪惡」的一面,CDS在對沖信用風險方面確實有不小的作用,如果管理不得當,也可能成為金融危機蔓延的重要推手。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