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報告透露明確信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1-09 09:09
“棄房價、穩匯率”還是“棄匯率、穩房價”?在央行看來,這兩種方案都不是好的做法,也都誇大了各自領域的風險。這是昨日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透露出的信號。
“棄房價、穩匯率”的邏輯,是緊縮貨幣,從而擠出資產泡沫,並以高利率來穩定匯率。央行在《報告》中指出,這會導致危機式的被動去槓桿,代價很大,過程比較痛苦,匯率實際上也很難穩住。
至於“棄匯率、穩房價”,其背後的邏輯是放鬆貨幣來支持房價,試圖以低利率刺激通脹和房價。央行強調,這同樣會加劇結構扭曲和債務積累,導致調整的時間更長、代價更大。
某種程度上,貨幣政策是一種平衡術:既要支持實體經濟的有效資金需求,防止總需求出現短期過快下滑,即不能太緊;又要避免過度放水,推升債務和槓桿水平,固化扭曲。
央行在《報告》中強調,貨幣政策重點在於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環境,為結構性改革拓展時間和空間。言下之意,貨幣政策能為改革創造環境、爭取時間,但並不能包治百病,治本之策還在於進一步推進結構性調整和改革,進一步增強市場信心和經濟的內生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在《報告》中提及了三個主動:主動調結構、主動去槓桿、主動防泡沫。
主動調結構的核心,是健全社會保障體制,深入推進創新驅動戰略,大力發展服務業,把擴消費與“補短板”結合起來,破除抑制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放鬆市場准入和價格管制,激發增長活力,補充短板行業的有效供給,釋放居民的消費潛力。
主動去槓桿,則需要系統性設計去槓桿方案,主動作為,逐步穩定和降低社會整體債務水平,防範經濟金融系統性風險。
在這方面,央行特彆強調市場化債轉股是主動去槓桿的重要途徑,可發揮好銀行在金融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把債轉股與金融業綜合經營、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國企改革等有機結合起來,加快結構調整和改革步伐。
房地產對經濟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據有關估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金融資產年均增長超過20%,而住房資產規模則達到金融資產規模的兩倍左右。
由於經濟主體可以方便地進行抵押融資,從而顯著增大了房產等資產的流動性,使房地產周期與經濟周期關聯在一起,房地產也成為影響收入分配等的重要因素。
央行在《報告》中強調,下一步應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頂層設計,從供給端改革城鎮化土地政策,完善財稅制度,解決抑制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保持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於下階段貨幣政策思路,央行指出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注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高翔)
- AI投資趨勢專家觀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