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德國不會跟着特朗普走 併購政策料無大變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1-11 07:50


有評論指出,繼中國企業發起一波收購之後,德國正在評估阻止外資收購的手段。但德國政府對於自由貿易的承諾,蓋過了它對於戰略技術流失的擔憂,並將限制併購政策方面的改變。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去年德國對於中資收購本國企業的態度變得更加敵意。當時為了挫敗中國企業的收購計劃,德國試圖糾集歐洲各方提出收購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庫卡(Kuka)的要約,但未能成功。

德國總理梅克爾曾把庫卡當作德國先進工業企業的榜樣,2015年參觀該公司奧格斯堡總部時對其員工表示,「我們可以感到自豪,在德國,有像庫卡這樣的公司留在國內。」

中國家電製造商美的收購庫卡,傷害了這種自豪感。因此,柏林正在評估阻止外資收購的合法手段,同時也在推動歐洲採取措施來防止關鍵技術外流。


評估工作由德國經濟部長加布利爾主抓。他所在的中左翼社會民主黨(SPD)是梅克爾執政聯盟中的少數黨。梅克爾最終可能制約他的行動。

「如果他們要作出一些變化,我認為那不會是根本性的,」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InstituteforChinaStudies,MERICS)的MikkoHuotari說道。「如果總理府不推動此事,什麼都不會發生。」

自2016年6月發表這些言論之後,梅克爾基本未插手中國投資事宜,讓加布利爾負責此事,在11月出訪中國時,加布利爾與中國商務部長發生了摩擦。

「雙方都直言不諱,」加布利爾在與中國商務部長會晤後告訴記者,並表達了對中國企業在德國開展併購、而德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卻受到限制的關切。

踩剎車

加布利爾的喊話起到了實質性的作用:兩名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國收購照明集團歐司朗的興趣已經消退,因跡象顯示反對中國收購的政治阻力加大。

中國也加大了對海外併購交易的監管力度,以打擊非法跨境外匯交易,因擔心中國外匯儲備和對外支付面臨的壓力上升。

投資銀行家表示,這些查核讓中國企業更難就收購德國標的進行申辯,除非明確符合戰略需要。

「雙方有點踩剎車,」德意志銀行的德國企業融資聯席主管BertholdFuerst表示。

湯森路透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去年撤消了在德國的四件購併案,其中三件的合計估值為5.79億美元。第四件購併案的估值則不得而知。

湯森路透數據顯示,去年中國企業在德國總共進行56件購併案,花費近100億美元。德國擔心失去了戰略性技術,行業工會則憂心飯碗問題。

脅迫的背後...粗劣的補救

加布利爾着手檢討圍堵國外收購的政府權力,他在去年6月時表示,「沒有人能夠在公開市場的祭壇上犧牲德國企業及德國工作崗位。」

德國限制或阻止外人收購的工具,就是國外貿易暨支付法案(ForeignTradeandPaymentsAct)。

不過,德國對自身繁榮之本--全球自由貿易的堅定承諾,意味着政策不大可能出現重大改變。德國官員談到對外資併購規定進行「調整」,而不是「收緊」。

目前,如果某項併購案「威脅到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公共秩序或安全」,政府僅可以依法設定「限制條件或義務」進行干預。

如果政府對這些標準給予過於寬泛的解讀,可能會遭到法院的抵制。對於外資併購,德國政府通常持「不干涉」態度。

匿名政府消息人士稱,經濟部或將在9月聯邦選舉之前提交調整外資併購審查規定的建議,但尚不清楚屆時這些提議是否會被採納。

當被問到中國對於中資企業在德國開展併購時,受到德國政府的特別注意是否感到擔心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中德之間的經貿往來,包括投資方面的合作,是本着互利共贏的原則開展的,給中德雙方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利益。

企業反彈

對許多德國企業而言,中國仍至關重要。

德國汽車生產商仍享受着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取得的成功。大眾汽車(福斯汽車,Volkswagen)去年底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需求將在未來幾個月推動該公司核心品牌汽車銷量增長。

中國企業在海外大舉收購擁有戰略性技術的公司的同時,外資汽車廠商卻只能通過與本地合作夥伴成立合資公司,來實現在中國的生產,而且合作夥伴的數量一般不超過兩方。

除此之外,中國政府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呼籲提高先進資訊技術和機器人等行業的零部件國產化水平。

這意味着,德國一些行業多年來一直作為經濟力量來源的對中國出口業務,正因為中國逐步取得市場主導權而變為這些行業的風險因素。近幾年中國企業已經擠下德國同業,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供應商。

中國在德國官員眼裡並不是合作夥伴,而是一個企圖獲得先進技術與工藝的國家。

「以前我從未有過如此強烈的感覺:中國並不需要朋友,也不想要合作夥伴,對中國來說,所有的算計都是為了自身利益,」一名德國代表在加布利爾11月訪華期間說。

然而德國企業界領袖多數卻不希望自己的政府對中國公司前來併購橫插一腳。許多企業需要投資,並認為中國人是可信賴的夥伴。

德國混凝土輸送泵製造商普茨邁斯特(Putzmeister)自2012年被中國同業三一重工(600031,股吧)收購後,僱傭情況保持穩定,營收也增加了將近三分之一。

「和中國投資者打交道一直感覺不錯,」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主席ThiloBrodtmann說。

產業界的話聽在心裡,梅克爾不大可能阻撓投資進入德國。一位政府消息人士說:「我們絕不可以連洗澡水帶孩子一起潑出去。」(文章來源:路透中文)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