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光吟專欄〉跟著葉奶奶學經濟:全球「生產率」長期低迷之困境
鉅亨網許光吟 2017-01-16 08:02
週四 (12 日)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葉倫 Janet Yellen 在一場與教育工作者的座談會上發表談話,葉倫表示,一國實體經濟的強勁,要依賴民眾的多元創造力以及強大的生產力,這才能進一步穩固一國經濟的體質穩健。
葉倫在會談間解釋,其實 Fed 的貨幣工具,只能影響對經濟前景造成短期的引導作用,長期而言,實體經濟的穩定增長,還是需要實體經濟的生產力進一步擴張,才能使美國經濟持續走在堅固的軌道之上。
葉倫在座談會指出,Fed 的長遠任務,就是要教育新一代的年輕學子,為經濟學的實務經驗,提供更多的良好實證,葉倫表示,未來 Fed 將在實務經驗上繼續支持教師,尤其是經濟學系的教授。
Fed 為何屢次談及「生產率低迷」?
而回顧過去幾次 Fed 官員們發表談話,都可以看到 Fed 官員屢屢談及美國生產率 (Productivity) 不彰,不僅僅是主席葉倫,甚至前以色列央行總裁、現任 Fed 副主席費雪 (Stanley Fischer) 更曾在 2016 年十一月下旬赴美國外交關係協會 (CFR) 演說前的講稿中表示,川普政府提高財政支出和其他提振生產力的政策,或許可以讓 Fed 支撐經濟的負擔稍微舒緩;而從幾位 Fed 高官的言論中亦可以清晰發現,美國勞動生產力萎靡的問題,依舊是 Fed 心中的巨大隱憂。
根據美國白宮研究在 2016 年 12 月 15 日所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下圖所示,美國非農營業部門勞動生產率自 2004 年出現見高之後,即出現一路下滑,同時全要素生產率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同樣也是出現了大幅萎縮,顯示美國企業近年資本支出的大幅滑落,已經廣泛衝擊到全要素生產率之表現。
而再進一步環顧全球 G7 工業國家,似乎勞動生產率低迷的問題,並不單單只出現在美國,而是全球性的衰退。
如下圖所示,美國在 1995 年至 2005 年間勞動生產年增率約在 2.5% 一線,但是統計 2005 年至 2015 年間,美國勞動生產年增率卻是暴跌至約 1%;展望其他六大工業國家,亦是出現非常顯著的衰退情況,甚至義大利在 2005 年至 2015 年間,該國的勞動生產率竟是出現負增長之表現。
為要扭轉此一生產率成長低迷的困境,這早就是 Fed 以及全球央行長久以來的重要難題,是故 Fed 主席葉倫、副主席費雪等一眾官員,才會多次在公開場合談及對美國生產力持續不振的憂慮,這也是為何費雪此前發言表示,川普政府提高財政支出和其他提振生產率的政策,或許可以讓 Fed 支撐經濟的負擔減輕。
「川普經濟學」可望拉升美國生產率復甦?
目前市場估計,在川普經濟學 (Trumponomics) 正式上路之後,將可望擴增美國的基礎建設,增加港口、機場、鐵路交通等公共設施,並同時川普亦計劃降低企業稅賦,這些利多因子,都可望在未來刺激美國的實體經濟需求升溫、進一步激勵美國企業擴大資本支出,以同步在「需求升溫」、「投資擴大」的兩個面向之下,拉升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長,但惟川普經濟學需擔憂的最大風險,即是美元指數的高漲,恐怕會在未來強力衝擊美股企業之出口競爭力與獲利。
而對於冀望拉升勞動生產力,進而帶動實體經濟巨輪前行的正向經濟循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此前亦曾經大力倡議過「工資帶動型成長策略 (Wage-led Growth Strategy)」,意即當勞動生產力出現增長之時,工資成長若能快速追上勞動生產力成長,這將能夠同時進一步創造內需,使得實體經濟產生一個良性的交互作用。
但是許多國家經濟體目前也是苦陷於勞工階層薪資成長不濟,民間企業的投資力道又極為薄弱的窘況,使得勞動生產力、工資成長力道同步出現低迷,工資成長與勞動力增長的循環,即全然進入了反向的惡性循環之中。
根據我國台灣中央銀行一份在 2016 年三月份的報告指出,IMF、國際勞工組織 (ILO) 等國際性調研機構便認為,如要加速擺脫勞動生產力、工資成長力道同步衰退的困境,幾個有效的舉措包括了:
1. 道德勸說。
2. 推出鼓勵企業提高工資的稅負優惠。
3. 對企業保留盈餘課稅。
4. 調高基本工資。
5. 鼓勵企業改變人力資源管理,採取更多的利潤分享計畫。
6. 推動社會凝聚政策。
而我國央行官員在該份研報中的看法,也呼應到了 Fed 主席葉倫之論點,央行表示,政府應該透過教育投資,讓教育資源培養出社會真正需要的各種人才,並且央行亦建議企業主,應該提供員工在經濟轉型與升級所需要之教育與技能水準,以期進一步推升實體經濟內的勞動生產力。
- 遊學是年輕人的專利? 壯世代遊學團正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