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穩定代價不低 彭博:背後風險在這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1-23 09:10
中國的經濟穩定是有代價的。
雖然去年的 GDP 增速落在政府目標區間的中間,但隨著中國家庭以更多按揭貸款推漲了房地產熱,總體債務規模升至更高水平。而且,由於民營企業減少開支,中國變得更加依賴那些笨重、低效的國有部門進行投資。
「好消息是中國增速穩定了,我預計這在 2017 年將會繼續,」瑞信駐香港的亞洲私人銀行高級顧問陶冬表示。「壞消息是,這不是有機成長。中國需要重新激發民營部門的投資興趣,而不是依賴刺激。」
信貸的效率已經下降,在過去 3 年中,每 1 元貸款只能創造大約 0.3 元的經濟產出。在企業背負沈重舊賬的情況下,這種局面凸顯了對經濟停滯的擔心。彭博行業研究的一項指標對比了全社會融資與 GDP,看出總體債務風險在升高。
「隨著刺激措施奏效,中國再一次實現全年經濟成長目標,」彭博行業研究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在研報中寫道。「不過,市場更關注不可持續的信用創造所付出的代價。」歐樂鷹預計債務餘額與 GDP 之比或已升至 264% 左右。
以勤勞節儉而聞名的中國人民正在學習接受信貸。人民幣住戶貸款占 GDP 比重升至 44.8%,幾乎是 2009 年的兩倍。
雖然債務水平與很多已開發國家相比不算什麼,但增速令人警覺。新增長期住戶貸款(大多為按揭貸款)去年幾乎成長一倍,刺激了房地產熱,各大城市房價大漲。
與此同時,中國人信用卡消費似乎減少了,新增短期住戶貸款連續第三年下降。不過,網上 P2P 平台提供了借債新渠道,因此很難清晰掌握消費者信貸的狀況。
儘管房地產市場火爆,但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房地產行業的依賴其實降低了。房地產開發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占 GDP 比重從 2014 年的高點連續第二年下降。這裡不含房地產行業對經濟的其他貢獻,包括充實了房地產中介的錢袋子、推動家居用品的銷售。
對房地產開發的依賴性降低,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向前邁出的一步。但也有後退的一步:國有部門再度擴大在經濟中的影響力,因為政府希望填補錙銖必較的民營企業的投資不足。
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占 GDP 比重去年達到 28.6%,是至少 2003 年以來最高水平。2016 年國有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成長 18.7%,是 2009 年實施大規模刺激政策以來最快增速。
中國的基尼系數在 2016 年小幅升高,逆轉 2008 年以來的跌勢。
國家統計局局長表示,這主要是城市一部分低收入者養老金的收入增速略有放緩,農村一部分只靠糧食生產收入為主的,由於糧價的下跌,收入略有減少。農民工工資收入 2016 年成長 6.6%,低於 2015 年的 7.2%。
由於有這麼多問題,因此,雖然整體經濟在消費支持下企穩,但 6.7% 的經濟增速並未讓看空中國的人偃旗息鼓。
「如今的經濟成長動力與以往如出一轍:更多的信貸,更多的‘只管建,不用擔心有沒有人來’的國有投資,」荷蘭合作銀行駐香港的金融市場研究主管 Michael Every 表示。「這個賬單早晚要付。GDP 恩賜,GDP 懲戒。」
- 遊學是年輕人的專利? 壯世代遊學團正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