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問題?醫療專家:重新定義老年人口
鉅亨網劉祥航 綜合報導 2017-02-18 13:45
日本人口高齡化,造成勞動力市場人力短缺,要怎麼解決「老年人口」過多的問題?有一個辦法也許可以考慮一下,把定義「老人」的年紀再往後挪一些。
據《彭博》報導,什麼時候才算是老人,對日本來說是個愈來愈重要的問題。日本所面臨的挑戰是,當人們愈活愈久時,要如何維持健康及生產力?
近期醫療專家研究後認為,應該到「75 歲」才能稱為老人,這比一般人的認知,要高了 10 歲左右。
日本老年社區和日本老年協會上個月發布研究報告認為,65-74 歲年紀應該被歸為「準老年」(pre-old) 人,老年人最佳的定義,是指 75-89 歲的人,超過 90 歲之後,就算是超級高齡 (super-old) 人士了。
研究人員主要由醫學的角度,來看待老年的主題,目前沒有跡象顯示,日本政府有意採用這類建議。但如果把這樣的老人定義用在勞動力市場,日本潛在的勞動人口,可能可增加逾 100 萬人。
報告作者之一 Yasuyoshi Ouchi 表示,由於更好的營養、醫療保健及衛生環境,如今的老年人比過去要健康得多,如果將他們列為退休人員,實在是一種浪費。
Ouchi 本人已經 68 歲,他表示,很多超過 65 歲的人仍然健康具有活動,無論拿不拿錢,他們都願意工作,藉此貢獻社會。
日本政府調查近 4000 名 60 歲以上國民發現,有 51% 受訪者,不認為自己是老年人,多數受訪者認為要 70 歲才算是老人。
由於勞動人口減少及福利成本上升,日本政府正逐步提高領取養老金的年紀,由 60 歲升高到 65 歲。擔任醫院院長的 Ouchi 表示,他提出老年人定義提高的看法,並不是要讓延遲放發養老金有藉口。
Ouchi 強調,工作年齡更久,能讓人保持積極及健康,壓抑逐步上升的醫療成本,並減輕年輕一代的負擔。
根據日本 2015 年厚生勞動省調查,日本男性平均壽命 80.79 歲,女性平均壽命 87.05 歲,都來到史上新高。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