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行為金融學〉是「你」在決定投資標的嗎?錯!情緒才是支配投資決策的主人
鉅亨網編譯趙正瑋 2017-03-05 08:30
自 1776 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問世以來,經濟學的研究猶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種經濟學說也有如百家爭鳴,經濟學家希望能像物理學家一樣,以嚴謹的邏輯和精確的數字描述經濟行為的發展。不過,現實的金融市場真的是如此運作的嗎?
簡化經濟運行的模式,是經濟學家的一個「常識」,在經濟的模型中,假設每個參與者皆為「經濟人」,也就是完全理性的人,由此逐漸建構出一個有效市場的假設,其認為人類在思考投資的決策時,能擁有完整的市場訊息,以及完全理性,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拜這個假設前提之賜,經濟學家較能排除一些市場雜訊,以預測市場發展。
然而,倘若金融市場就像物理學般的精確,以及符合邏輯,也許我們可以避免許多的金融危機,簡化的經濟模型有助於解釋經濟的運作,但長期以來卻不太重視研究人類做決策的模式。投資標的的最終決定者是人,人類受到興奮、恐懼、疑惑和自滿的影響恐怕比自身的想像來的更深刻。
在 1980 年代前後,有幾位經濟學家已經發現到人類在做投資決策時,其實是非完全理性的,這牽涉到了不完全的市場資訊、投資人易受市場和傳言影響等,於是開始修正有效市場的假設。
1979 年時,經濟學家 Daniel Kahneman 和 Amos Tversky 提出「展望理論」,希望能藉此修補一些有效市場的不足,在這個理論中,與一般經濟學有所不同的是,人是「有限理性」的,而非「經濟人」,理論中有四個基本重點:
(一) 確定效應: 人在面對確實獲利的情況下,風險趨避的特性將為更為明顯。人們傾向於見好就收,落袋為先,此時,投資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容忍度極低。
(二) 反射效應: 倘若等在投資人面前的是確定的損失,以及賭一睹說不定還能翻盤的選項下,投資人傾向於選擇冒風險以求翻盤,即使失敗的代價可能比原來的損失還大。
(三) 參考點: 影響人們對於風險和獲利的分別,取決於投資者自身所設之參考目標值,這有可能受到環境和其他投資人的損失或獲利而逐漸調整,所以,人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決策行為是相對的,而並非絕對的。
(四) 損失效應: 大部份的投資者對損失較獲利更為敏感。投資人在遭受損失時的心理衝擊,大於獲利時的雀躍,大部份的人們對於風險趨避的天性,強過於冒風險以求取重大利潤的企圖心。
金融世界中的參與者並非完全理性,這也表示了單靠經濟模型無法解釋人類在做出投資決策時為何常常犯錯,甚至是掌握大量市場數據資料的投資機構依然會犯錯,「展望理論」也點出了人類在面對不確定的情況下,判斷與決策的模式。
這對於投資人來說將是相當重要的,市場訊息將引起投資人的情緒,而無法掌握完整資訊的投資人將容易被市場氛圍左右,而做出投資判斷,而這些市場氛圍又回過頭來成為市場訊息並挑動投資人的敏感情緒,這也是一些金融分析工具失準的原因之一。這些工具能預測「理性的」人們在「 有效市場」中的交易模式,卻無法預測到投資市場的氛圍變化。
行為金融學結合了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和金融等不同領域的學科,其研究重點從經濟模型和投資模型中,轉移至著重於人類在投資時內在心理的決策過程,進而擴展至市場的投資群體如何互相影響,決定最終價格。
不過,行為金融學還是一個年輕的領域,雖然近幾年漸漸受到學界的注意,但尚未建立起一個普遍性的理論基礎,各學派所提出的影響因素之間相互的傳導機制並不明確,所以,目前也未能確立一個資產定價模型,缺乏市場預測的能力。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新理論問世,例如,有限套利理論等,以心理學為基礎的投資理論將逐漸和傳統經濟學相輔相成,互補不足之處,讓投資人能夠在更全面的環境下做出決策,避免損失,擴大獲利。行為金融學不似一般經濟學的艱深,在研究的過程中反而能越來越清楚自身在下判斷時會出現的盲點,閱讀起來也有更多的趣味性。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