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警!人行張曉慧:去槓桿 中小金融機構資產擴張隱藏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5-31 12:50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張曉慧在《中國金融》上撰文表示,「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 並非金融市場波動的源頭,並提出預警,,一些中小金融機構的資產擴張超過其穩定負債的能力,隱藏的風險不容小覷。
張曉慧力駁近期外界認為近期貨幣和債券市場的一些波動與表外理財納入 MPA 考核有關,強調 MPA 並非金融市場波動的源頭,恰恰相反,它有利於提醒金融機構全面加強風險管理,穩定和控制槓桿率水平,是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有力工具。
加槓桿冒尖的機構感受到壓力
「MPA 要在抑泡沫、去槓桿、防風險等方面發揮作用」,張曉慧在文章中強調,在控制槓桿率、促進資金脫虛向實的過程中,部分前期加槓桿冒尖的機構自然會感受到一些壓力,面對臨時流動性衝擊時,常常使用諸如「跪求資金」、「錢荒」、「斷糧」、「崩盤」等聳人聽聞的字眼,這也是一種本能反應。
中小金融機隱藏風險不容小覷
針對外界對「為什麼中小金融機構對 MPA 約束的感受力較強?」的疑問,張曉慧說明,其實,在穩健經營的前提下,中小金融機構並不會比大銀行受到更多約束。
感受 MPA 壓力的中小金融機構,多數是源於其過度追求利潤、過度增加槓桿,導致資產擴張速度遠超其資本承受能力。
例如,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中 2017 年 3 月末貸款增速超過 25%(約為全國水平的兩倍)的分別有 35 家(佔 25.9%)、157 家(佔 14.2%)和 154 家(佔 14.5%),其中貸款增速超過 35% 的有 182 家,佔三類機構總數的 7.9%。
據了解,有些資產規模超過 5000 億元的城商行 2017 年貸款增長目標甚至高達 60%-70%。
張曉慧提醒,一些中小金融機構的資產擴張也超過其穩定負債的能力,不得不過度依賴同業負債,隱藏的風險不容小覷。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