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積移轉失衡 是該踩煞車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10-30 09:38
容積移轉失衡 是該踩煞車了! (林麗玉製作的專題報導)
容積移轉是靈藥?還是毒藥?臺北市政府舉辦居住正義論壇,一名大稻埕地主不滿,政府推動的容積移轉政策,卻是給地主賣不掉的容積,何來居住正義?
大稻埕居民:「當初買我容積的建商,必須等我八年才能蓋房子,這是我們家的例子,要解決大稻埕的問題,就是全部營造商買光大稻埕容積,才能買其他的,如果市府不解決,大稻埕就是掛布條抗議,還有一百萬的容積,還沒有消化掉。」
為了保留大稻埕的歷史風貌,北市府民國 89 年公布「都市計劃法」訂定「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容積移轉作業要點」,限制大稻埕的建築,以發展權轉移方式,保留大稻埕的建築風貌。
但大稻埕、古蹟容積移轉的量有多大,根據北市府提供的數據,北市目前公有古蹟 110 處、私有古蹟 39 處,光是私有古蹟衍生的補償容積移出量就有 27 公頃,誠如大稻埕居民所言,光是古蹟龐大的容積尚未消化掉,臺北市政府又有公保地容積移轉、甚至未來還要處理河川地容積移轉,臺北市這個城市,容受不容受得了?出席居住論壇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李永展批評,大稻埕、古蹟是透過都市計劃方式容移補償還可以支持,不過公保地也開放容移,已造成都市環境很大困擾,容積的供給量移出、移入失衡,只會衝擊到都市的交通、日照等環境容受力。
前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重信更直接表態,堅決反對容積移轉,因為這等同是創造幽靈容積,是政府耍的詐術、邪術,無中生有不對,應該要廢掉,尤其水利署要處理河川區容移等同是火上加油。
連內政部次長花敬群都坦言,容積移轉已經 OVER,是該踩煞車了。甚至還有不動產土地開發業者提出,臺北市公保地已經有 1.6 兆現值需要容積移轉,古蹟也有幾千億元量體,不應該再大開河川地容移大門。
學者警告,容積移轉根本是不必要之惡,但如果必要,中央也應該將容積移轉訂定一個明確的天花板,進行容受的總量管制。
從大稻埕、古蹟、公保地、到河川地,政府不能只要沒錢徵收土地,就以無形的容積當作補償籌碼。這個政府看似無本的生意,其實必須付出更大的社會成本。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