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擔心美債殖利率曲線平坦化了 還有更恐怖的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11-23 21:48
摘要:Mint Partners 策略師 Bill Blain 等人認為,過去十年,通膨的主要驅動力一度停滯不前,但現在,所有主要驅動力正在回歸,通膨加速風險高達 50% 以上。
作為華爾街通常用來判斷經濟衰退的指標之一,美債殖利率曲線趨於平坦化讓市場不禁回想起十年前那段危機四伏的時期。儘管它並不意味著一定會出現經濟衰退,但它卻隱藏了更加糟糕的東西。
美國經紀商 Mint Partners 策略師 Bill Blain 表示,美債殖利率曲線短端反映出聯準會 (Fed) 在升息方面的行動,而長端則是由不同的力量所驅動的。其中一個力量來自海外買家:歐洲和日本的量化寬鬆政策導致其與美國之間存在利差,迫使投資者在離岸市場買入美債。
不過,美債殖利率曲線趨平引發的憂慮比較迫切,風頭蓋過了另外一件也會觸發市場擔憂的事情。它,就是通貨膨脹。
Bill Blain 表示,在過去的十年中,也就是金融危機以來,「我們看到通膨的主要驅動力一度普遍停滯不前」。雖然物價和通膨信號持平,但它已經在大量真實的資產中醞釀,這包括股票和債券。
他還稱,其宏觀經濟學家同事 Martin Malone 認為,通膨衝擊的風險現在高達 50% 以上,所有能夠引發通膨的主要驅動力正在回歸:
全球通膨預期今年已經大幅升溫;
通膨數據正加速回到更為正常的水平;
安全資產(主要是國債)的長期利率已經開始正常化了;
全球範圍內,產出缺口正在擴大,呈現積極趨勢;
實物資產,特別是住宅和不動產價格在過去三年大幅上漲;
諸如股票、債券等風險資產價格依然遠高於以往;
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正在攀升;
全世界都在創造就業機會,越來越多的國家現在正打著財政政策的主意,這意味着工資通膨或無法避免。也就是說,菲利浦曲線可能要回歸了。
這位名為 Martin Malone 的經濟學家估計,從 2007 年以來,推升通膨的驅動力從來沒有這麼高過。
Bill Blain 甚至表示:「你可以在大街上詢問任何一個人,他們會告訴你這是真的。工資雖然停滯十年,但物價卻在明顯上漲。看看英國的房子吧,過去五年漲了 50%。」
有意思的是,他還提到了另一個驅動通膨的重要力量 -- 中國:
多年以來,我一直認為中國真正的風險不是創造出足夠的就業崗位,而是越來越危險的環境衝擊到了國民的幸福感。而中國正在採取的供給側改革和治污措施造成的結果之一就是大量養豬場變空了,生豬價格隨即一飛沖天。這些地方政策刺激物價走高,政策被迫提高了工資指導標準。這就是食品價格上漲所驅動的工資上漲。
高盛也在其 2018 年七大頂級交易報告中預計,通膨風險溢價會上升,主要是因為經濟活動和就業可能持續增長。德意志銀行也在最新報告中預測,明年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主要包括全球通膨水平上漲過快等。
就在本月上旬,摩根大通首席投資策略師 Jan Loeys 稱,股票、大宗商品等對經濟增長敏感的資產價格持續上行,攀升速度既令人振奮,也讓人感到恐懼。因為漲得越快,喜悅就越大,但最終的結局就越令人擔心。
「經濟過熱對我們意味着,隨著企業開始增加支出,它們最終會推高投入價格——工資、資源和借貸成本,這些都會侵蝕利潤,進而影響未來的資本支出,從而使經濟容易受到不利影響。」Jan Loeys 在研報中這樣寫道。
美債殖利率曲線平坦化
除了美債殖利率曲線為十年最平這個問題之外,這根曲線還出現了令人不解的現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葛林斯潘之謎」。
一般來說,在貨幣政策緊縮周期中,當聯準會上調短期利率時,長端美債殖利率也會跟著走高。
但在 2004 年 6 月至 2005 年 12 月期間,聯準會上調聯邦基準利率從 1% 至 4.25%。同一期間,長期殖利率卻下跌,令許多人疑惑不已,其中就包括當時的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他稱此反常現象為一個「謎題 (conundrum)」,「葛林斯潘之謎」由此而來。
這一現象在 2015 年聯準會首次升息後也曾出現,當時長端公債殖利率也一路走低直至 2016 年年中。
2016 年 12 月以來,聯準會又升息三次,並且開啟縮表,而長期國債殖利率再一次不漲反跌,持續至今。
當美債殖利率曲線觸及十年最平時,被不少投資者解讀為 2008 年金融危機後的經濟復甦周期可能接近尾聲。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