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香港: 2017年中國經濟規模增8.35萬億 創紀錄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就中國2017年經濟表現發表分析報告。報告指出:
2017年,內地經濟全年增長達6.9%,超出6.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是2010年以來首次加速增長,有利於達成十三五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預計2018年內地經濟將保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的支持下,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品質發展,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並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年經濟增長率料可達到6.7%左右。
若以經濟總量計算,2017年內地經濟規模達到82.71萬億元人民幣,較2016年近74.36萬億元人民幣整體增加約8.35萬億元人民幣,創下歷來經濟增量最多的一年,甚至較以往經濟快速增長時期更大,接近1998年內地經濟總量的水平。
2017年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一) 消費繼續擔當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從三大需求來看,內需繼續成為支撐內地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因素。2017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同時,2017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總額增幅達10.2%,即使較2016年全年及2017年首三季增長10.4%略低,但其放緩的幅度輕微,且2016年零售銷售總額中的汽車銷售(2017年僅增長5.6%)曾受政策支持所扭曲,顯示2017年消費表現持續穩固。此外,消費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通訊器材、體育娛樂用品及化妝品類商品分別增長11.7%、15.6%和13.5%,反映消費結構轉型續見成效。未來,內地將透過推動及改善經營環境的措施,從擴大中高端產品消費和服務消費等兩方面釋放需求,以推動消費結構轉型及延續消費較快增長。
此外,2017年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300萬人,超出全年1,100萬人的增長目標,可見即使實質經濟增速大致穩定,但經濟向服務業方向轉型後,每一百分點經濟增長帶動的新增就業水平卻有所增加,有利於支持消費和經濟穩定發展。
(二) 固定資產則略為放緩
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2%,較2016年增長8.1%低0.9個百分點,但其增幅亦與往年一同出現先高後低的情況,部份是與透過加大財政開支來推動的基建投資大多於年初時推出,惟其全年增長回落的程度已較2016年放緩1.9個百分點有所緩和。全年計,固定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亦達到32.1%。
基建投資繼續成為固定投資的增長動力,2017年增長達到19.0%,較2016年17.4%增長有所加快,預期透過加大財政政策來推動基建投資仍是2018年穩增長的來源之一。另一方面,民間投資和製造業投資的增速亦於低位回升。民間投資由2016年全年的3.2%加快至2017年的6.0%。
(三) 外貿表現重拾增長
內地貨物出口經過2015及2016連續兩年負增長後,2017年扭轉跌勢,全年內地貨物出口貨值(以美元計)上升7.9%。「一帶一路」倡議在經過過去兩、三年的推動後,不少沿線基建項目正處於落實階段,對內地機器設備和原材料等出口將會有正面支持,有利內地對外貿易表現。
(四) 工業生產者價格回穩,居民消費價格壓力不大
內地去產能也獲得一定成效,如繼2016年鋼鐵、煤炭產能分別退出6,500萬噸和2.9億噸以上,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後。2017年1.5萬億噸煤炭和5,000萬噸鋼鐵去產能目標,亦已分別於10月及8月提前完成,可是去庫存成效顯著。
(五) 新經濟、新產業發展迅猛
從新產業看,2017年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4%和11.3%;從新業態看,2017年全國網上零售額71,751億元人民幣,增長32.2%。
預期未來內地將在穩增長和控風險之間取得平衡,支持2018年經濟再次維持穩健較快增長,全年料達約6.7%。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