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機會來了,我就接住」 學霸莫文蔚變身金曲歌后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8-02-10 15:3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莫文蔚風情萬種,散發出很強的說服力。(今周刊)

撰文 / 今周刊 陳亭均

莫文蔚把落在胸前的黑捲髮順勢甩往後肩,跟著就很爽快地大笑了起來。一般人是很難駕馭她身上那件正紅色龐克領皮夾克的,更何況她還套了件同色毛衣。然而她穿起來就是那麼合情合理,其實她也不過是隨意撥弄了下頭髮、笑了笑,身上的細節竟然也隨著這些日常動態一起活了過來,讓人忍不住想深究裡頭的質地。


燈光灑在長髮上,綢緞般的光澤就這麼波亮流瀉開來,莫文蔚風情百種的,散發出很強的說服力。

「25 年!我首先想要慶祝一下!」出道 1/4 個世紀的她,邊談著剛發行的新單曲〈如初之光〉,邊聊那些老朋友。畢竟歌是新歌,寫歌的人卻是舊人,〈如初之光〉是李偲菘做的曲、姚謙填的詞,兩人都是老隊友了。

2003 年,她和李偲菘合作的歌曲〈愛〉讓莫文蔚抱走第 14 屆金曲獎「最佳作詞」、「最佳作曲」以及「最佳女演唱人」三項大獎;姚謙則為她寫過〈愛情〉、〈電台情歌〉,她說:「哇!肯定又是時候再來玩一下了!」

「用球賽來比喻,之前是人生的『上半場』!我們一起踢進了好多球,現在肯定是一個很興奮的狀態!一個人踢球沒有意思,而且 25 年真的不算短。我想用這張專輯來感謝一路的人!」

莫文蔚笑起來很有感染力,看起來真是打從內心興奮極了。確實,她就是個天后級歌手,她也無心謙遜,有本事大大方方承認自己的「上半場」,踢得精采萬分。

舞台.是從未變過的初衷

出身書香世家,卻是天生的表演狂

事實的確擺在眼前,這個 47 歲的女人,縱然半點看不出年歲卻已經身經百戰,她演過 50 部電影,發行超過 30 張專輯,還曾兩度獲得金曲獎最佳女歌手,舉辦過超過 75 場演唱會,在歌壇、影壇都是斤兩十足的大人物。

莫文蔚的名字出自《易經》革卦,「君子豹變,其文蔚也」,意思指的是君子如豹,身上的斑紋會隨著歲月,變得越發美豔光彩。人如其名,莫文蔚一路走來,「求變」就是常態,她總是變得大膽前衛、千嬗萬化。她曾用光頭裸背造形拍攝專輯封面,曾把自己的胴體包在保鮮膜,甚至在周星馳電影中扮暴牙菜市場妹,「雞姊」唱的「情和義,值千金……」甚至跟她的經典名曲〈他不愛我〉一樣紅遍大江南北。

然而「變」卻是枝節,莫文蔚心中有些最原初的渴望熱情,像樹幹,一輩子沒變過。至少從兩歲半開始,莫文蔚幾乎就確定了自己想走的路,所以嚴格說起來,她的「上半場」可不只短短 25 年。

「我愛在人家面前表現自己,是天生的!」莫文蔚大笑繼續講下去。按媒體過去的報導,莫文蔚 3 歲就愛上了表演,但她母親最近找出很古早的照片,「我外公愛拍照,2 歲多的時候,他拍了我一張照片,我笑得很開心,流了很多很多的口水,還擺了一個很可愛的 pose!」她熱情比劃,笑得很大聲,就差沒再流口水,「當時我就想著長大要當一個明星!」

「我還記得,小學時,我參加話劇演出,學校校慶,我們幾百個人演『諾亞方舟』,大姊姊們演主角,我則扮演小動物,穿著緊身衣,演一隻鴿子!」說著她又笑得周身亂顫,即使演的只是小小配角,她還是愛死了登台的感覺。

莫文蔚出身名門,祖父莫理士是香港著名學府英皇書院創校校長,還是聖約翰救傷隊的創辦人,父親莫天賜是香港著名美食評論作家,母親何敏儀是香港第一代電視人,家風自由開明。她從小受的也是最頂尖的教育,在香港九龍佐敦道一號「拔萃女書院」就學,「拔萃女書院」可是頂尖的傳統名校,學生們「周身刀、把把利」,文武藝術樣樣都得精通。

她喜歡表演,卻不代表她不能念書,莫文蔚在拔萃女書院讀書時,就獲頒「香港十大傑出學生」,畢業後更考取義大利的「世界聯合學院」。20 歲考上英國倫敦大學進修義大利文學,精通義、英、法、粵、國語,號稱「九官鳥」,外語難不倒她。

然而無論書怎麼讀,她真正想要的還是「找機會,走上舞台!」「小時候,我念的學校是最厲害的名校,寫作文總不能寫想當演員,我記得我好像寫的是律師。」作文是作文,她日記裡頭記錄下的卻完全不同,直到她最近翻看日記,都能見到裡頭寫的那些音樂、演員夢。

在莫文蔚身上,很難看到什麼不明確、猶豫的態度,她總是自信而親切地露齒大笑。然而就像她在〈如初之光〉裡頭唱的那樣:「若不是,經過上半場的感動,怎學會留著這一苗星星之火,眼淚變成感受,化成了柔軟的執著。」人生嘛!怎麼說也不可能一路高歌猛進。

來源:《今周刊》 1103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今周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