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一腳 踹破了台日關係的現象與本質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8-10-08 14:28
【文 / 塗柏鏗】
當台灣首座慰安婦銅像於 8 月 14 日設立後,便頗令日本和台灣親日勢力坐立難安,先是民進黨定調此事為國民黨的「政治活動」,駐日代表謝長廷也批評「中國政黨」藉此破壞台日關係,接著外交部又迅速「澄清」此為民間團體設立,與政府無關。而日本駐台代表沼田幹夫也會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要求「處理」銅像,但遭拒絕。沒想到在 9 月 7 日,「慰安婦之真相國民運動組織」等 16 個日本右翼團體,前往國民黨台南市黨部要求「討論」慰安婦問題,其中一名代表藤井實彥,竟伸腳踹向慰安婦銅像。這一踹,不僅踹到了日本殖民台灣留下的歷史痛點,也踹到了台灣人心中那複雜而敏感的日本情結。
美化殖民者的特例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台灣民間雖有抗議之聲,卻未對此事形成大規模反彈;官方層次,無論總統府、行政院,還是綠營主政的事發地台南,都是在輿論逼迫下才勉強表態,試圖淡化事件影響,比起其他曾遭受日本殖民或侵略的地區,如南韓、菲律賓、中國大陸等,台灣對日本殖民時犯下的罪行以及右翼的故意挑釁,可說是異常「寬容」。長年以來,日本多次出現否認侵略歷史的右翼言論,如安倍晉三、菅義偉、堀井學等官員多次聲稱慰安婦並非官方強徵,2017 年札幌冬季亞運期間日本 APA 酒店放置董事長元谷外志雄所寫、否認南京大屠殺與慰安婦存在的書籍等事件,無不激起大陸、南北韓的抗議。但台灣官方不僅置若罔聞,民間亦甚少關注,甚至還有美化日本殖民建設、認同「大東亞共榮圈」等言論。這種對殖民者淡漠甚至美化的現象,在全世界的前殖民地中,恐怕是絕無僅有。
台灣社會的「親日」情結,有其結構性與習慣性成因。從歷史的維度看,當台灣人的國籍在二戰後由日本轉換為中國時,身份立刻由被殖民者轉換為戰勝國居民,國民政府為了安撫台胞,也未將《漢奸懲治條例》施用於台灣,使得與日本合作過的台灣菁英多半未像德國納粹般遭清除,因此在社會階級上部分延續了日本殖民的影響。
此外,兩岸分裂後,國民黨政府為了對抗中共,除了依靠美國的支持外,也需仰賴日本援助,因而形成結構上的「親日」情結。政治上,台灣依賴日本作為反共盟友,保障自身國際地位。軍事上,蔣中正在抗戰勝利後不久,便祕密留下岡村寧次等日本侵華軍官以助內戰,1949 年更在岡村寧次的召集下,組織以富田直亮(化名白鴻亮)為團長的「白團」,糾集眾多日本軍人,並以中文化名掩人耳目前往台灣,協助蔣中正訓練軍隊。即使日後美軍顧問團對此施壓質問,「白團」也仍以「實踐學社」的名義繼續祕密活動,直到 1968 年才解散。近年,還傳出台灣的「國艦國造」計劃,擬請日本三菱重工等企業的潛艦技術支援,更顯示台灣對日本的軍事企求。
經濟上,行政院曾決議在對日和約成立前,禁止日本商人來台,但後來為防止日本受中國大陸市場吸引,遂在 1951 年解禁。接著在 1952 年成立「中日文化經濟協會」、1957 年與日本合組「中日合作策進委員會」等半官方組織吸引日資,並派遣不少人員前往日本受訓,使台灣企業的經營模式頗受日本影響。國民黨還研議過介紹東南亞的華僑商業網絡給日本,使之能深入當地市場。另外,促進台灣與日本經濟往來的政府要員,如張群、何應欽、黃朝琴、張芳燮、吳金川等人,多半有留日經驗或曾在日據時代與殖民者合作過,這都使台灣與日本的聯繫更深刻。而日本也藉著來台投資生產,打造出「日本-台灣-美國」的三角貿易結構,且迄今仍無太多改變。
此外,台灣 1962 年成立的第一家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亦是與日本富士電視台、東芝、日立等日企合資成立。今日台灣發達的面板產業,也曾接受大量日本技術的轉移,如奇美電子引進富士通的 MVA 面板技術;達碁科技(今更名為友達光電)自日本 IBM、富士通和松下企業引入生產與設計技術;中華映管則與三菱合作,學習建廠、生產、設計等各項技術。台灣上流社會的很多商業大家族,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都和日本保持著密切聯繫。
台日糾葛 隱晦的結構性問題
這種政治、軍事、經濟領域上對日本的高度依賴,與台灣過去在教育中強調的「中國人」意識和抗日記憶,形成嚴重矛盾,導致「親日」情結即使曾受壓抑,也仍是暗藏的結構性問題,未能被輕易撼動。
如 1999 年 7 月台灣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舉行「台灣慰安婦檔案調查與研究成果發表會」時,學者朱德蘭公佈檔案,指出日本總督府主導的「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委由姊妹公司「福大公司」招募慰安婦和興建慰安所,而「福大公司」的股東包含鹿港辜家、板橋林家、基隆顏家、高雄陳家等四大家族,曾擔任台灣海基會董事長的辜振甫便是股東之一。其他家族的後人在台灣也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高雄陳家的陳啟清是台灣可口可樂董事長、其子陳田錨曾擔任高雄市議長;板橋林家的林明成則掌管華南金控與華南銀行。當朱德蘭的研究一公佈,辜家立刻發佈聲明,表示名列股東是日本的籠絡,自身並未實際介入經營。朱德蘭也在隔日緊急召開記者會,聲稱沒有直接史料證據表明四大家族介入,並強調自己「沒有任何外界壓力」。
從此事便可窺見,台日間的糾葛是多麼固化與深層,無法隨意質疑或揭露。這也令台灣即使與日本有摩擦,也難有周旋到底的意願或能力,如釣魚台列島領土、經濟海域重疊等問題皆是如此。與之相反,日本在台灣面前的上國心態,卻總能在台日爭議議題中明顯流露。結構性的因素導致習慣性「親日」的「合理化」,當李登輝等台獨勢力為了對抗中國大陸,逐步推行「去中國化」教育,拋棄中國法統、否定中華民國合法性,從國中教材《認識台灣歷史篇》開始,便不惜刻意謳歌日本殖民者的「貢獻」,令「親日」情結從暗流躍上檯面,在「多元包容」的外衣下與台獨論述結合,逐漸取得輿論優勢。
習慣性的「親日」讓台灣社會出現極為畸形的風氣,如藍綠黨派皆頌揚八田與一,而未檢討其協助日本台灣總督府壓榨農民的殖民本質。在慰安婦問題上,甚至連美國都要求日本就此道歉,並以「性奴」來定義,在台灣卻是另一番場景。2015 年反課綱運動學生代表林致宇聲稱「慰安婦一定是被迫的嗎」、林品蓁質疑用「殖民」定調日本統治可能會讓其感到「憤怒」或「不公平」;2016 年前行政院長林全,在接受質詢時稱慰安婦也有「自願」的。2016 年,於琉球所立的台籍日本兵紀念碑「台灣之塔」,碑文寫著:「當年日台戰士皆為同袍、生死與共、榮辱同擔」,以及將戰爭形容為「凡犧牲一己性命守護他人之義舉」等,徹底站在日本殖民者的立場書寫,更是教人錯亂;一旁還有蔡英文的落款,以及李登輝於今年 6 月揮毫的「為國作見證」,更可見到台獨勢力與日本右翼相結的詭異現象。
可以說,長期結構性與習慣性的「親日」,使台灣社會面對這些言行都難以產生劇烈的反感或聲討。甚至檢討日本或等於「親中」的標籤,橫生反日和促統的連結,造成「親日」在兩岸對抗的格局下竟多了「政治正確」的意味。因此,台灣要如何不再自我殖民、擺脫親日的社會結構與習慣性,恐怕仍是難以化解的問題。
來源:《多維 TW》月刊 035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多維 TW》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