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港股市場龐大 一定會有「好壞蘋果」 不應杞人憂天
鉅亨網新聞中心
監管機構連環出招打擊「殼股」活動,業界估計現時約有100家未能符合有關業務運作規定的公司將被除牌。港交所(00388-HK)行政總裁李小加出席滬港金融合作論壇指,不便評論港交所是否向多家業務不足的公司發警告信,但認為每個市場都有好壞公司,每間公司亦是不同個別例子。他又指,不應因少量上市公司問題而杞人憂天,認為本港作為龐大市場,當中一定會有「好壞蘋果」,不能以偏概全,因少量公司問題而認為整個市場出現問題。
港交所早前建議規定上市公司,如果發布核數師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財務報表,必須停牌,有關諮詢明天結束,李小加說,不評論諮詢反應。他又指,股份停牌、復牌需視乎個別個案,強調港交所不會主動作出大規模「運動式監管」。
今年6月香港聯交所刊發有關借殼上市、持續上市準則及其他《上市規則》條文修訂的咨詢文件。港交所打擊殼股主要有三舉措:一是從嚴IPO,嚴防「造殼」;二是提高上市發行人適用的持續上市準則,遏止「造」及「養殼」;三是收緊反收購規則,防止借殼上市現象。此外,港交所亦建議買殼後註入資產及出售舊業務的期限由現時的兩年增至3年。
尤其是對不符合上市規則第13.24條(也即沒有足夠業務運作)的公司,在反向收購時,聯交所規定收購目標及經擴大後的集團必須「各自」符合所有新上市規定(包括3年需共有5000萬港元利潤等)。如果一家殼公司原有資產經營虧損,那麽上市公司即使收購優質資產,也必須是優質資產產生的利潤、在彌補原有劣質資產所帶來的虧損之後,總體仍需滿足3年共5000萬港元利潤的要求,這大大增加反向收購(相當於A股借殼上市)難度。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