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台商回流資金能不炒房?要靠金融業幫忙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台北 2019-06-16 14:00
立法院預定 6 月 17 日舉行臨時會,境外資金匯回專法等「經濟五法」將力拚於 本月底完成三讀,估最多 2600 億元可投入金融市場,但是嚴禁炒房,受限於我國投資標的有限,面對龐大資金狂潮有效去化,金融業應全力配合政府政策,協助台商返台投資,開發更多元的投資商品,並加快金融業服務國際化的腳步,才不用擔心台商回流資金最後投資無門,再重回炒房老路。
政院版境外資金匯回專法規定,首年回台享一次性稅率 8%、第二年 10%。資金回台後,其中 95% 將以專戶控管五年,分三年各提取 1/3 資金逐步解禁;另外 5% 則是可自由運用,但不能購買房地產,甚至連 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 都研議不能列入投資。境外資金匯回專法預計 6 月 17 日召開臨時會時啟動二讀程序、6 月底前有望三讀通過。
2009 年政府大幅調降遺產與贈與稅,吸引大量資金回流,但這些回流的資金沒有為台灣的經濟帶來具體的加持,反倒造成海外資金回國炒房的情形,房價至此居高不下,成為買房族難以高攀的高牆。
正因有了前車之鑑,政府這次擬訂境外資金匯回專法時,謹慎加強了防堵炒房的條款,即便如此,就連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還是很憂心憂心,擔心海外資金回台若未投入實質投資,反而跑去炒地皮,不但無助經濟成長,還會導致資產價格高漲、不利金融穩定,而這也是楊金龍不願鬆綁豪宅管制的主要原因。
有財會專家表示,如何「確認」回流資金是投入實質投資而非炒房,將是政府最重要的功課。
就算企業赴海外投資,但是,台灣其實最不缺的就是資金,缺的是停滯多年的產業升級、實質投資,造成多年來產業空洞化的問題,政府近年來一再喊出希望能更積極的引導資金回台投資重點項目,例如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國防、新農業與循環經濟等 5+2 產業,但是成效有限。
而此次台商資金大舉回流,是否真的能投入實質投資,帶動經濟回春,而非炒房,各界都殷殷企盼。
外界的擔憂其來有自,畢竟台商長年在海外,賺的都是利率比新台幣高很多的人民幣或是美元等外幣,為求維持績效,加上我國投資標的有限,房地產自然會成為資金想要投入的首選標的。
更有聲浪提出質疑,台商回流看上的是「租稅的優惠」,而匯回台資金就算有 95% 鎖進專戶控管,但是這些企業母體本來就在台灣,資金絕對不只一套,在大享了租稅優惠後,還是可以透過母公司的資金轉進房市投資,鑽取漏洞。
而資金不願投資的最根本問題,就是「投報率」,我國缺乏讓企業主眼睛發亮的投資標的,為此,金管會也努力解決此問題,於 2017 年 8 月開放投信事業得經申請核准透過子公司設立或受託管理私募股權基金(PE Fund),希望能有效率的導引私部門資金投入公共建設,特別是時間長、報酬率穩定的公共建設,希望對長期投資的民間資金很有吸引力。
目前已進行或研議的 PE Fund 投資標的包括:污水下水道、小水力、太陽能、儲能儲電、IoT、長照與廢棄物處理等等。
然而,反觀金融業者在搶台商商機這一塊,一則配合國發基金的融資優惠專案,另外再提出土地融資購地貸款優惠,業務出發點還是落在「購地融資」,尚不見著眼於開發創新投資標的之金融機構出現。
海外資金回台的龐大商機已確定帶來最多 2600 億元的資金狂潮,到底是會被房市搶食,還是真的能投入實質投資,金融業勢必得站出來扮演重要角色,金融業若能在引導資金投資上面助一臂之力,不但能為經濟回春、產業升級帶來挹注,而且將能在這場資金大挪移的革命中,同步一起升級進化。
- 利率避險神器!活用利率期貨交易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