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工業技術與資訊〉打造供需方雙贏新未來

工業技術資訊月刊 2019-09-15 12: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圖片:工業技術資訊月刊

維持穩定供電是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後盾,工研院電網管理與現代化策略辦公室號召產學研先進,前進台南科技工業區舉辦「雙贏的電力供需管理戰略」交流研討會,針對智慧用電提供專業見解,共創優質投資環境與經濟雙贏的未來。

工研院舉辦「雙贏的電力供需管理戰略」交流研討會,特邀業界先進前往交流智慧用電專業見解。圖左起為工研院綠能所組長梁佩芳、大同公司總處長陳威霖、台灣能源技術服務產業發展協助理事長楊正光、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盧展南、大亞電線電纜廠長黃明進、台電公司副處長鍾思思、統一實業經理魏壽山、工研院電網策略室副主任王人謙。
工研院舉辦「雙贏的電力供需管理戰略」交流研討會,特邀業界先進前往交流智慧用電專業見解。圖左起為工研院綠能所組長梁佩芳、大同公司總處長陳威霖、台灣能源技術服務產業發展協助理事長楊正光、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盧展南、大亞電線電纜廠長黃明進、台電公司副處長鍾思思、統一實業經理魏壽山、工研院電網策略室副主任王人謙。

受到美中貿易戰衝擊,台商回流踴躍,為穩定回流台商及加碼外商投資台灣,促成穩定的電網管理至關重要。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台灣能源有 98% 需靠進口,要讓電力供需穩定,必須在電力管理上下更多功夫;加上在發電廠以及輸配電過程中會有耗損,現在國內發電端每發出 1 度電,實際到用電端只剩下約 0.9 度,因此用電要像理財一樣聰明管理,要用得好、又要有智慧,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

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盧展南進一步表示,從電力供需兩端共同努力,更乾淨及更可靠的電力供應是可期待的,根據目前政府最新規畫的智慧電網方案,擬定在 2025 年達成 2.8GW 需量反應措施參與量,若以尖峰負載抑低執行率 7 成估算,預計可抑低 1.96GW 用電,相當停載台中火力發電廠 3.5 部機組,增加約 5% 備轉容量。前 2 年參加需量競價獲得最高回饋金的前 10 名用戶,主要為鋼鐵、石油、水泥、紡織等行業,電費扣減金額 2017 年合計約 7 億元、2018 年合計約 5 億元。

ESCO 與需量反應雙管齊下

而隨著台灣逐漸邁向電業自由化,節能不再只是居家隨手關燈、廠商自主執行節能政策這麼簡單。台灣能源技術服務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正光指出,在政府協助下已發展多年的「節能服務業」(Energy Service Company;ESCO)商業模式,由 ESCO 業者利用需量反應等方式,來幫助客戶節省電費,所省下的電費金額部分共享,及支付給 ESCO 業者工程費用。在智慧電網技術漸趨成熟下,未來這項新興商業模式將會更加蓬勃發展,至今加入 ESCO 的會員廠商約 330 家,2018 年產業產值約 150 億元,每年成長幅度達 15% 以上。

而曾接受 ESCO 服務的機構,來自各行各業,包括台達電、大潤發、偉全實業、華新麗華公司、萬芳醫院及台北教育大學等知名企業,都已透過 ESCO 執行模式省下數百萬元電費。有間位在台北市內湖區的大樓,即透過 ESCO 商業模式協助下,導入第二年就省下逾 50 萬元電費。節能服務業能讓需量反應效果更顯著,有效抑低尖峰,改善系統負載型態,成功創造出雙贏的完整生態鏈。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工研院能提供技術解方,但電力供需穩定更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與努力,才能共同創造優質投資環境與經濟雙贏的未來。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工研院能提供技術解方,但電力供需穩定更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與努力,才能共同創造優質投資環境與經濟雙贏的未來。
資訊整合為能源管理加持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組長梁佩芳也表示,用戶與電業的互動對供電穩定也相當重要,例如台電已有多種減少用電措施與需量反應計畫,抑低用電成效最高可達到 1.2GW 左右,相當於夏季尖峰用電的 3%。未來電力市場的變革將帶給電力用戶更多參與機會,例如以需量反應或儲能系統參與輔助服務,使得電力資源的應用更為多樣化。

而資訊整合是能源管理的基礎,對電力用戶來說,如果能源管理系統與生產管理能夠整合,不僅可以節約能源,也能夠提高排程調度的彈性,建立參與電力市場的基本能力。台電公司副處長鍾思思也分享台電的節能服務,針對產業界,台電在各區成立節能服務團,依照不同的製程,協助廠商達成節能效果;統一實業經理魏壽山則分享節能的成效,表示他們透過智慧電錶找出節能辦法,目前已年省 100 多萬度電。

國際間也不乏電力管理的範例可供國內電業參考,劉文雄進一步以美國南加州電力公司為例,過去他們也曾有過必須向外購電,才能滿足當地相關用電端需求的窘境;但近年來靠著推動需量反應、能源效益、分散式再生能源、綠能屋頂等政策,現在不但可以滿足用電需求,在不加設大型發電廠下,有時還能出口電力,這說明用電管理其實是「為與不為」的問題。

面對電力管理的課題,工研院可以從技術面來找解方,但電力供需穩定更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與努力,從發電、輸配電到用電的整個電力系統,政府與廠商、每位民眾都有責任,才能共同創造優質投資環境與經濟雙贏的未來。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32 期 2019 年 08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偏強機會股

#波段上揚股

#極短線強勢

#法人看好股

#營收創高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