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悠遊付晚進、沒社群當靠山 搶電子支付商機備受挑戰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 2019-12-18 13:11
一卡通公司早已在去 (2018) 年 9 月加入 LINE Pay 啟用電子支付,同為交通票證起家的龍頭悠遊卡,雖然是目前台灣除了信用卡以外最大的非現金支付工具,但在電子支付領域卻落後一卡通,面對 LINE Pay 一卡通已卡位成全台最高使用人數的電子支付,悠遊卡將上線的「悠遊付」,能端出什麼不同的牛肉搶食商機,將備受挑戰。
截至 10 月底為止,使用 LINE Pay 一卡通的人數約 187 萬人,為全台最多使用人數的電子支付,明年更將正式更名為 Line Pay Money,除了讓國人易於辨識,更能接軌國際跨境支付,使用 Line Pay Money 就能在日、韓、泰等國進行消費交易,預期更擴大支付戰線。
悠遊卡每年活躍卡數逾 2000 萬張,長年陪伴台灣民眾的在地小額消費,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且悠遊卡是目前台灣除信用卡以外最大的非現金支付工具。
悠遊卡身為電子票證龍頭,但在電子支付卻相對落後,悠遊卡公司直到今年 2 月才取得電子支付營運許可,系統建置需要時間,眼看 LINE Pay 一卡通愈衝愈快,悠遊卡公司先於今年 4 月宣布結盟 Samsung pay,未來使用 Samsung pay 綁定悠遊卡,就能透過 NFC 感應方式進出站、儲值、買月票等,但是這項原本被視為是悠遊卡跨入電子支付的「武器」,遲至今日尚未推出。
而悠遊卡公司親生、血統純正的電子支付「悠遊付」,原定明年才要上線,歷經 10 個月的催生,提前自即日起率先召集 500 名位悠遊卡使用者體驗測試活動,未來使用手機「嗶一下」就能搭車、使用小額消費,希望藉此緊追競爭對手 LINE Pay 一卡通的電子支付腳步。
「悠遊付」與平常習慣使用悠遊卡作為交通票卡有何差異,簡單來說,用手機「嗶一下」就能搭車,只要下載「Easy Wallet APP」的 APP,透過綁定手中的悠遊卡與銀行帳戶,就可啟動悠遊付錢包自動加值功能,由悠遊付錢包加值至記名悠遊卡中,啟動後在「台北捷運悠遊卡加值機」或「全家便利商店 FamiPort」靠卡感應,就能進行第一次加值,在小額消費場域,就能以手機 QR Code 掃碼或感應完成指定交易。
除了消費的載具由卡片變成手機,悠遊付和悠遊卡的單筆交易金額上限也不同,悠遊卡只有 1000 元上限,但是悠遊付可以消費到 5 萬元,最高儲值上限也由 1 萬元擴大到 5 萬元,讓消費可以更便利、不綁手綁腳。
初期試營運期間,號召 500 位居住在雙北地區的悠遊卡持卡人,可以在網路上報名體驗「悠遊付」,條件除了生活在雙北市,還需要有智慧手機,且擁有一張非悠遊聯名卡、Debit 卡或押金制卡片的悠遊卡,也就是最普通的悠遊卡,同時,有一銀、彰銀、台北富邦、國泰世華、新光、永豐、台新或中國信託等 8 家銀行任一家的活存帳戶,就能在悠遊卡官方網站申請體驗。
悠遊付因為透過手機綁定銀行帳戶,可以自動加值悠遊卡,除非存款帳戶裡沒錢,不然不會再發生悠遊卡餘額不足的問題。
「悠遊付」加入電子支付戰場,預計 2020 第一季正式全面啟用,屆時雙北捷運、雙北公車、YouBike 及淡海輕軌皆可使用,後續將開放至全台交通領域支付。
除了「嗶一下」就能搭車的交通支付功能,2020 年第一季悠遊卡公司將與台北市政府合作,申請「悠遊付」的同時,也可同步開通虛擬的台北市民卡,就可使用悠遊付支付台北市汽機車路邊停車費、台北市公有停車場停車費、台北市自來水費、台北市聯合醫院醫療費的公共事業費用。
但是細看悠遊付目前端出的服務,與目前 LINE Pay 一卡通大同小異,且畢竟 LINE Pay 一卡通已先行了一年多,又與全台最大的社群軟體 LINE 合作,消費還有 LINE Points 回饋,悠遊付的回饋牛肉在哪裡,試營運期間還看不出來,隨著 LINE Pay 一卡通明年正名為 Line Pay Money 後,Line Pay 已將走向跨境支付,悠遊付晚進又沒強大社群當靠山,如何搶食電子支付大餅,可能需要如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所言「要真的引導創新,一定得玩大的。」才能吸引消費者眼球。
- 利率避險神器!活用利率期貨交易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