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給銀行看不上的人 他,孵出305億金融獨角獸
商業周刊 2019-12-29 15:00
文●林易萱
做銀行看不上的生意,也能變身獨角獸!
2019 年 12 月 12 日,香港的 Fintech(金融科技)獨角獸 WeLab 宣布完成 1 億 5600 萬美元(約合新台幣 47 億元)的 C 輪融資,成為今年兩岸三地最大筆金融科技融資,讓這間公司估值達人民幣 70 億元(約合新台幣 305 億元)。
成立於香港,WeLab 背後股東都大有來頭,包含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 Tom 集團、阿里巴巴旗下的創業者基金、馬來西亞主權基金都有投資。2019 年 4 月還拿到香港虛擬銀行執照,正式與實體銀行競爭。
有趣的是,傳統銀行做的是信用金字塔頂端的客戶,WeLab 則靠傳統銀行看不上的客群——大學生與年輕人,晉升獨角獸之列,成立 6 年,用戶數超過 4 千萬人。
大數據算放貸風險
倒帳率比銀行、PayPal 還低
你以為它倒帳率很高嗎?不,根據 WeLab 公開資料,截至 2018 年 3 月,三個月逾期還款率只有 0.2%,比一般銀行的 1% 還低許多,一位擁有 20 年經驗的台灣風控專家指出,「甚至比 PayPal 還要低!」
關鍵就在 WeLab 用大數據算出個人信用風險,突破了客戶的邊界。
年輕人徵信資料稀少,是銀行眼中高風險客群,一位金融科技專家指出,WeLab 強項是「不但篩出銀行做不到生意的一群人,而且這群人還是有還錢能力、貢獻度很好的客戶!」
以前銀行業是靠與顧客見面、填寫問卷、調查薪資帳戶與還款紀錄等徵信資料,決定借貸金額與利率;現在用戶只要登入 WeLab,所有申貸流程皆在網路上完成,用戶一天內就能借到錢,還可以根據個人信用設定利率,低於香港信用卡利率,吸引年輕人借款。
但,Welab 缺乏徵信資料,如何借貸?
答案是借款人手機裡的數據,當借款人下載 App 時,必須同意讓 WeLab 抓取手機內的各種資料,包括 SIM 卡通訊錄、簡訊、GPS 資料和社交網站的訊息等。
看英文名是不是大寫
竟能精算用戶信評等級
WeLab 發現,經常接到電話費催繳簡訊的人,信用評等就不會高。香港用戶在輸入姓名時,第一個英文字母用大寫的客戶,比全部都小寫的客戶,還款率更高。WeLab 創辦人龍沛智解釋,小時候老師教寫英文名,每個字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若這個申請人跟從老師的指導,名字以大寫開頭,通常反映他的學歷較高,系統就會給他比較好的信用評級。
WeLab 透過 200 多名工程師、數據分析師與行為分析師,加上自主研發的大數據平台、風險管理和人工智慧系統,它每天可以處理超過百億次的數據訪問,在幾秒內算出客戶的風險程度。
有別於多數 Fintech 創業者多半出身自理工背景,龍沛智是道地的傳統金融人。在銀行工作的 15 年,歷練過風險管理與個人信貸部門。
2012 年,他留職停薪到史丹福大學念書,接觸到 Fintech,看到用科技和傳統銀行競爭的機會,成為他決定創業的轉淚點。
金融業出身的人看 Fintech,常不了解科技如何應用在金融產業;而科技出身的人做 Fintech 會忽略風險,常常誤踩金融紅線,龍沛智既懂金融風險,又了解科技可以解決金融業痛點。
龍沛智說:「面對擁有百年歷史、幾百個分行、幾兆資產的銀行,一個金融科技的公司,如何能贏?答案絕對不會是比它有錢、比它多人,而是科技。」隨即創辦 WeLab,從線上貸款的縫隙市場切入。
比數據量,他贏不了螞蟻金服,背後更沒有金融集團當靠山。所以,龍沛智選擇直接跟銀行借錢,再轉借貸給徵信資料少的年輕人,避開跟實體銀行的衝突。
這選擇在當時看來只能稱穩健,而不是當時最能從創投圈錢的模式,當時最流行的模式是 P2P(個人對個人)金融,卻也因此避開 2015 年 P2P 因呆帳率高的倒閉潮。
WeLab 資本不是最雄厚,卻能從傳統銀行、和無徵信資料借貸人的痛點出發,找到生存之道,以小搏大。
移植矽谷精實創業 DNA
開發產品速度,快銀行 1 倍
實體銀行看到 WeLab 的能耐,2015 年,WeLab 與擁有六億用戶的中國郵儲銀行簽約,為它打造了線上貸款平台郵 E 貸,僅僅 2018 年 11 月這 1 個月間,就使郵 E 貸註冊用戶成長 10 倍,WeLab 反向從銀行賺錢。
龍沛智還把觸角伸向消費性電子產品租借產業,成立線上租賃品牌——淘新機,提供超過 300 種商品,包括手機、電腦、無人機、PlayStation、XBox 等,只要花人民幣 14 元,就可以租一台要價人民幣 8 千元的 iPhone 11 Pro。
這看似跟金融業不相關的業務,其實骨子裡就是風險控管與定價。
龍沛智解釋「要不要租給這個人,背後其實也是一個風險管理的決定。」藉由連結支付寶數據,WeLab 可以知道租用者的信用風險,決定是否租借。
他進一步解釋,銀行最擅長於定價,想像手機就是金融商品,若能計算出手機一年後折價幅度,就能比同業更精準制定能賺到合理利潤的租賃價。
對上資產上兆傳統銀行,WeLab 優勢是新創公司,沒有包袱。一位任職台灣外商銀行的高階主管坦言,「傳統銀行有太多系統,每個系統都要經過無數測試,導入新科技時要非常小心,幅度不能大,否則一個 crash(事故)就完蛋了。」
但,WeLab 的團隊有七成來自科技與銀行風控,如何整合科技與風險控管兩種不同 DNA 的團隊,成為龍沛智最大挑戰。
「一開始真的是很難,從銀行來的人,和科技出身的人每天都打架。」龍沛智說。
WeLab 採用矽谷晚近十年最常用的精實創業(lean startup)的概念,讓雙方磨合。
他表示,傳統銀行做一個產品,從發想到推出至少 6 個月、有時一年都推出不了,「WeLab 上線第一個產品只花 3 個月。」傳統銀行是把每件事情想好、系統平台開發好、開賣當天砸大錢做廣告,最後發現消費者不埋單。龍沛智強調,「IT 公司思維,是先用最短時間推出產品,有客戶來,根據客戶反饋修改產品才是最重要的。」
創業 4 年就獲利
拿虛銀牌照,對決傳統銀行
更重要的原因是,若以傳統銀行的方式推出產品,這間新創公司恐怕燒光投資人的錢,也還找不到獲利模式。而 WeLab 在 2017 年已經開始獲利,當年收益將近 1800 萬美元(約合新台幣 5 億 4 千萬元),是放眼全球少見的獲利獨角獸。
今年 4 月,WeLab 獲虛擬銀行牌照,除了放貸,將跨入存款、保險、理財服務業務,過去從銀行不在意的縫隙市場切入,現在正面跟傳統銀行競爭。
金融研訓院金融訓練發展中心副所長張凱君認為,品牌是傳統銀行的優勢,過去 WeLab 只做放貸,品牌力不強還不是問題;現在要介入存款、保險等業務,客戶可能會因為對新創公司的不熟悉或不信任,而不願意存錢進去,「如果吸收存款的能力弱,放款能力也會受影響。」張凱君點出 WeLab 可能面臨的挑戰。
在傳統銀行做了 15 年,離開銀行創業 6 年,龍沛智強調,回到銀行業,不是要跟傳統銀行競爭,而是希望開闢另一個金融科技的賽道,每次面試時他都會問對方,「如果你有能力重新發明一間你喜歡的銀行,你會怎麼做?」讓對方跳脫框架,從顧客痛點思考。
「生意是做不完的,」台灣流通教父徐重仁,在他的新書《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中有這麼一段話:「一定有一些消費者的需求沒有被照顧到,我們只要想辦法填補空隙,就可以找到商機。」
當傳統產業乘上新科技,有機會打破既有客戶邊界,挖掘出「走舊路」找不到的新客戶。WeLab 的崛起,就是這段話的最佳例證。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676 期。
來源:《商業周刊》 1676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