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物種驕傲 吳書原將台灣的荒原森林帶入台灣住宅景觀
鉅亨網記者張瑞傑 2020-01-03 18:29
對於台灣的景觀庭園,相信每個看過廣告海報、再看建案完工後的人,一定都有種「天啊也差太多」的感想;知名景觀設計人吳書原表示,會有這種感覺,主要是台灣的景觀設計常被視為建築的附庸,若從都市發展的角度來看,森林城市的再造已經是世界新趨勢,「台灣其實是自然物種的寶庫,但大部分台灣人都不了解自己的土地,很可惜。」
吳書原指出,我們模仿國外巴洛克式建築,卻不重視景觀;在現代的建築中,國外並不會模仿別人的文化形式。反觀台灣目前整體的景觀設計,都依照業主的意志、讓設計流於形式化,例如巴洛克風、峇里島風、中國風,這些都算是外來種、形式模仿,但卻沒有一種屬於台灣風的庭園。
至於台灣風的庭園應該掌什麼樣子?吳書原認為台灣原生種的「荒野化」,在介於花園與荒原之間,不刻意雕琢、盡可能保留最大的自然味與生命力,「在強勢與弱勢、不同季節的物種的相互搭配,在呈現出自然平衡之後,我們就不再刻意去整理。」
其實,回歸「原生自然」的森林城市再造理念,近期受到各國重視;英國倫敦最近才宣示,將採取住宅、公園 1:1 模式,讓過去先有城市再有花園的 garden city,轉化成為「先有花園、再種下建築」的 city in the garden。而台灣,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萌芽、找回自己的都市景觀文化。
「西區門戶計畫」是台北市備受矚目的都市發展建設,在那裡、吳書原剛完成了三井倉庫的景觀再造;看過他的設計、可以充分感受一種自然奔放、又不過分艷麗的生命力。
在吳書原的想像裡,城外可能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台灣原生種吧,優雅的迷迭香、天使花、狗尾草、紅花玉芙蓉,以及野放的狼尾草、粉黛亂子草、細葉芒以及白茅,吳書原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創造出屬於台灣原生的美感;動線設計上,他將步道拆散、呈現流動型綠地,讓人置身在座椅隨機出現之中,不管坐在何處都沒有主客之分、不過分醒目的「原生美」,讓身心靈可以找到舒適的腳落。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