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觀點〉面臨流動性風險,聯準會釋放流動性就會讓市場恢復穩定?
群益期貨 2020-03-17 11:01
上週市場引發流動性危機,形成恐慌性的殺盤,股市跌、避險商品黃金也跌、債券也不漲,更觸動包括陸股、台股等相對抗跌的指數相繼出現"補跌"的走勢,這都是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徵兆。
美國聯準會隨即展開一波波擴大流動性的措施,上週四 (3/12) 進行規模 5,000 億美元的三個月期回購操作,週五 (3/13) 再進行 5,000 億美元的一個月期和三個月期回購操作,宣佈兩天總共進行一兆美元的三個月期定期回購,同時正式開始購買國庫券,計劃累積到月底,聯準會共將進行約三兆美元的回購,針對流動性風險,央行釋放流動性算是對症下藥。
上週五 (3/13) 的走勢股、債、金等走勢關係回歸正常,市場擔心的流動性危機看起來暫時解除。週一 (3/16) 聯準會再度緊急降息四碼,將基準利率降至接近零水平,但股市並不買單繼續下跌,黃金及債券則強力反彈,市場對於聯準會或是全球央行的聯合行動仍是以負面回應,主要是表達對新冠疫情不確定性的擔憂。然而疫情高峰未見,負面情緒還不知會延續多久?至少川普週一由樂觀轉悲觀,從之前認為疫情會在 4 月結束,昨天改口稱最糟的情況是新冠情可能在 7 月、8月或更晚結束。
雖然央行降息不是解藥,卻可以幫企業戴上呼吸器,減緩立即性的衝擊,避免資金錯配,讓企業可以有更長的時間能度過危機,現在疫情在全球擴散,聯準會週一緊急再降息四碼,維持利率在接近零的水平的抗疫行動會直到市場安全為止。Fed 為防止企業出現資金錯配,向金融業傳導,可能會形成骨牌效應,而懸崖式、跳水式的降息則可以爭取更多時間;不過這也反應了各國主要央行已經有長期抗戰的準備,對市場來說仍舊屬於不確定因子。
市場在央行釋放流動性後恢復正常,也代表流動性危機暫時解除,降息等同是割金融股的血肉(犧牲金融的利潤),來餵養其他實體產業,因此結構上雖然央行為流動性風險擴散築起高牆,避免風險傳導成金融風險,但金融股仍無法避免偏弱的走勢,這並不一定是壞事,畢竟這一波的多頭是在金融股轉強下才反轉下跌的,現在金融股轉弱,或許正帶來一些機會,而現在的情況,很少人會這麼認為。
通常金融問題如果能止於金融,不向就業市場傳導,那麼危機就還能用金融手段止得住。這次的新冠疫情對於就業市場的衝擊應該還止於停班,還沒有到達造成嚴重失業問題,雖然就業市場停止成長,還沒到達崩壞的程度,但時間若再拖久,當金融面蔓延到就業層面,問題就變大,到時恐怕是神仙來也救不了,現在包括義大利、法國、加拿大等紛紛都進行邊境管制,各國已經逐漸接受"短痛"來避免"失控"。
而現在的情況,根據中國、日本、韓國等早發的國家的情況來觀察,應該還不至於是神仙需要出現的絕境,但仍需要與時間賽跑,至少中國、美國新冠疫苗第一針都已開打,希望能迎來好的結果。
- 電動車充電挑戰大,市場上有無最佳解方?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