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金融業力拚紓困 五張圖帶你看懂 全球抗疫的第二戰場
台灣銀行家 2020-06-08 11:20
撰文:陳鴻達 (台灣金融研訓院副研究員)
疫情肆虐,各國莫不推出各式紓困方案,紓困設計主要是增加對疫情衝擊的抵抗力,而未來能否健全的復甦,則有賴新的生產模式與創新的服務型態。
面對武漢肺炎(亦稱新冠肺炎)引發的全球經濟大衰退,紓困救經濟是「第二戰場」,其重要性不亞於對抗病毒。各國政府緊急提出救急或支持復甦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因為一旦經濟持續下墜而造成永久性的傷害,那將耗費更多的力氣也不見得能挽回。
全球無差別大衰退
隨著疫情升高,各大經濟預測機構對 GDP 衰退的調降幅度越來越大。例如 3 月 9 日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的報告對未來情境提出三種假設,最輕微的情況是全球 GDP 成長率為 2% 到 2.5%;最差的情況是降到 - 1.5%。一個月後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經濟預測指出,今年全球 GDP 將是 - 3%,台灣也是 - 4%,其他主要國家除了中國是 1.9% 之外,其餘全都是負的。
G7 總消費縮水 3 成
4 月中旬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報告指出,由於各國的封城或半封城,使得 G7 各國的總消費約減少 3 成。且由於大量的失業人口,使得市場消費急凍,讓全球陷入衰退陰影。另外根據麥肯錫的報告,個別產業受影響最大且最久的當屬觀光旅宿業,其次是航空運輸業,再來依序為石油瓦斯類、汽車業、消費與電子產品等。
擴大財政支出,強化經濟抵抗力(Resilience)
面對世紀病毒的危機,剛好也是凝聚全民團結與國家認同的好時機。這也是為什麼新加坡的紓困特別預算,取名為「社會團結預算」(Solidarity Budget)。由於紓困作業非常繁瑣,因此政府更有必要對其宗旨與目的多做說明,這些預算計畫是為團結抵抗疫情,提升國家社會的整體抵抗力,呼籲全民共體時艱。否則很容易見樹不見林,陷入瑣碎細節的爭議。
各國的紓困設計主要是增加對疫情衝擊的抵抗力(Resilience),避免疫情對社會或產業造成破壞性的衝擊,否則未來的重建可能更加困難。因此許多國家補助企業的薪資負擔,以避免企業裁員。因為一旦失業增加,不僅整個社會的消費會更萎縮、經濟更困難,還將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亞洲各國的紓困方案
亞洲各國紓困計畫隨著疫情的升高而不斷加碼,且紓困的規模與疫情的嚴重性呈正相關。紓困計畫項目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幾大項:1. 直接現金補助個人或企業;2. 對個人或企業稅減免,或今年的虧損可在未來幾年獲利扣抵;3. 租稅延繳;4. 紓困貸款。此外各國還有一些貨幣政策或宏觀審慎管理政策,因為較間接與複雜,則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2020 年「綠色紓困」再升級,加速經濟結構轉型
OECD 秘書長 Angel Gurria 在官網紓困專區的封面發文表示:「這場疫情也給我們一個機會來進行綠色與普惠的復甦,我們必須把握這個機會。」也就是說各國在搶救關廠與失業時,應該多費點心,思考如何將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納入考量,以建立一個更有韌性的社會。各國在其紓困或是經濟振興計畫中,應該要更有野心的整合這些目標,以追求人們與地球的雙贏局面。
包括前副總統陳建仁等流行病學專家推測,未來武漢肺炎可能會流感化,也就是說這隻病毒被撲滅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小。過去大家習以為常的個人衛生習慣、群體生活方式、經濟生產模式甚至金融服務型態,讓它有很大的肆虐空間。因此我們可能必須適應如何與它共存,配合調整經濟生產模式與服務型態,以減少這隻病毒的衝擊。此外我們的抗疫工作,或是今後的災後重建,必須找出新的成長動能。新的成長動能不能是仰賴大規模生產、便宜的水電與勞動力;而是要能創新,藉由差異化的服務創造利基。運用新的科技,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擺脫時間空間的限制,才能找到新的成長動能。物競天擇,調整成功的將是新的贏家。
疫情發生前全球經濟的成長動能已顯疲態,由於 08 年金融海嘯期間貨幣寬鬆政策所造成的副作用日益浮現,因此,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背離更形嚴重,這也是全球經濟對此次疫情完全缺乏抵抗力的主因之一。因此為了對抗此世紀病毒,或是日後其他更嚴峻的挑戰,我們必須加速進行經濟結構轉型,疫情危機也是我們進行典範轉移的契機。(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副研究員)
來源:《台灣銀行家》 2020 年 06 月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台灣銀行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