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香腸6月打進日本 超市上架2天搶光 60年老店黑橋牌怎做到的?
今周刊 2020-08-15 11:40
文 / 張玉鉉
老字號黑橋牌「用好心腸做好香腸」的廣告深植人心,在台不僅有高達 6 成市占率,更在口蹄疫期間打入香港市場,下階段將瞄準亞洲國家與美國華人連鎖超市!
曾在口蹄疫期間業績掉 3 成的老字號黑橋牌,卻把危機變轉機,今年營收可望再創新高達 13 億元,還讓台灣香腸飄香日本市場。6 月中,黑橋牌首次上架日本超市,商品 2 天內賣完,當地業者立刻追加一貨櫃。
從半年前就開始積極布局台灣豬肉製品商機的,正是冷藏香腸第一品牌:黑橋牌。
據尼爾森統計,黑橋牌在市面冷藏櫃販售的香腸、火腿、培根、德國香腸,平均市占率約 35%,其中單一品項香腸市占率更達 6 成,居業界之冠。
新冠肺炎期間,因民眾在家自煮的趨勢,黑橋牌業績逆勢成長逾 3 成,「預估今年營業額可達 13 億元,來到新高點。」黑橋牌董事長陳春利笑著說,「黑橋牌香腸已成為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量販店夾殺 2 代啟動轉型
1957 年創立、73 年正式註冊商標的黑橋牌,以生產肉鬆起家,陸續研發香腸等豬肉加工品,全台經銷據點超過 2 千家。同時,於 2012 年啟用香腸博物館;如今擁有上游生產製造、下游零售等通路的完整產業鏈。
黑橋牌業績能持續創新高,甚至伺機攻入日本市場,靠的是通路轉型、多元化產品和國際眼光。
外界現在看到這家老字號的龍頭光環,其實二代接班的陳春利也曾遭遇危機。「當時因家樂福等量販通路準備大舉展店,改變消費者習慣,公司面臨轉型。」現年 55 歲的他回憶, 20 多年前剛回黑橋牌時,新通路崛起,但公司營收 9 成來自直營店,造成業績數年停滯。
再加上 1997 年台灣口蹄疫爆發,民眾不敢吃豬肉及其製品,長達 3 個月豬肉市場停頓,黑橋牌也受波及,「營業額從 7 億元掉到只剩 5 億元。」陳春利直言。
為填補少掉的近 3 成業績,讓消費者直接接觸黑橋牌產品,他積極向父親陳文輝爭取將真空包裝香腸上架超市量販通路冷藏櫃。隨著超市與量販店展店,業績漸升,約 2 年營收回到 7 億元。目前超市量販通路挹注 6 成營收,正是當初口蹄疫危機促成的轉機。
營收要持續成長,光有一項明星商品「原味香腸」不夠,陳春利開始瞄準其他豬肉加工品等多元產品,「研發蘿蔔糕、包子,及豆腐、啤酒等多口味香腸。」他開發多樣豬肉加工品,每年上架超過 10 樣新品,也成立西式肉品品牌德意廚房,在直營店販售伴手禮禮盒,試圖打造新成長曲線。
「老字號品牌轉型不易,但二代接班開始盤點台灣市場需求,也有國際觀,積極與國際接軌。」中央畜產會執行長王忠恕觀察。
相較國產豬肉業者因口蹄疫坐困愁城,黑橋牌卻在 20 年前站穩台灣市場後,悄悄放眼國際;但國際間對台灣豬肉加工品不是沒有疑慮,「輸往國外,有兩大挑戰:價格與口味。」王忠恕直言。
來源:《今周刊》 第 1234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今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