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十四五計畫出爐!看看經濟學家怎麼說

鉅亨網編譯張博翔


經過幾天密集審議,中國中央政治局周四 (29 日) 通過中國「十四五」成長計劃,勾勒 2035 年的經濟願景,主要將重點放在經濟成長、創新、內需、對外開放等範疇,引起市場經濟學家討論與預測。

經濟成長



據該計畫發現,不同於 2015 年十三五計畫中提到內生產總值成長的區間,今年的計畫沒有明確提及成長計畫。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集團的經濟學家 Raymond Yeung 周四預估,2035 年時中國的人均 GDP 應該能與中等已發達國家的水平,可合理預期,中國未來 15 年內有望達到類似於韓國、以色列或西班牙的人均 GDP 水平。

彭博社經濟學家 David Qu 則表示,儘管中國這次沒有提及漲目標,但中國需要顯著提高經濟品質,並體現在創新、更先進的工業基礎和更現代的經濟體系上,因此中國此次特別強調技術創新、供應鍊結構改革與雙循環發展。

推動創新

瑞銀 (UBS) 經濟學家 Wang Tao 和 Ning Zhang 在一份報告中提到,新五年計劃中很可能提高教育與企業研發支出,預估企業投資到 2025 年時可能占 GDP 3% 為目標,此外,鑑於目前技術限制,中國可能加強基礎、前端研究,以及技術瓶頸的發展與投注。

至於數位化,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將在新的五年計劃中針對 5G 網絡、人工智慧和資料中心在內的「新基礎設施」進行更多投資。

對外開放

此外,中國也保證將繼續開放經濟,並使經濟達更高水準,巴克萊銀行經濟學家  Chang Jian 也指出,中國將開放國際合作、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並持續推動「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改革。

國內需求

高盛 (Goldman) 經濟學家則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將重點放在提高內需,以維持更持續性的經濟成長,意味著將提高總要素生產力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以及重新平衡各領域、地區的經濟發展。

高盛指出,儘管多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呼籲經濟成長轉型,但國內外環境已發生變化,中國很有可能在未來五年內加快轉型步伐,以實現可持續性、平衡和高品質的成長,並帶動中高收入階層提升至高收入。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