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抑制房價炒作 除了政策控管還要靠金融創新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2020-11-15 16:55
台商境外資金回流,除了回台投資擴產外也順勢帶動房價重拾多頭大漲,高房價議題成為國會殿堂熱議話題,但想要抑制房價飆漲除了稅制、融資信用管制外,強化金融商品創新研發能力,也可適度引導資金轉進其他標的,避免一窩蜂湧入房市。
儘管台商境外資金回流專法,採專戶限時控管方式避免資金轉進房市炒作,但在熱錢行情簇擁下,仍擋不住「紅單」交易熱潮,炒熱都會區房價行情,甚至傳出有投資客成立紙上空殼公司,以公司股權交易名義短線買賣賺取價差炒房,巧妙規避房地合一稅最高稅率 45%。
面對輿論的打房壓力聲浪,財金部會近期不斷宣示「健全房價決心」,例如中央銀行上銀行提醒落實授信原則並留意相關風險,財政部則搬出稅制與地方政府補助款等「棍子」示警,希望透過政策性宣示「提醒」投機性買盤節制縮手,壓抑節節攀升的房價現象。
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下,加上疫情與國際政經因素干擾,讓股債投資市場波動加劇,在資金尋求投資管道與收益有限的情況下,「錢進房市」自然被視為資金相對有效的投資管道之一,在投機性買盤推波助瀾下,讓沉寂多時的房市再度重返多頭。從前 10 月包括契稅與土增稅的實徵淨額雙雙站上近 20 餘年來新高,房市交投熱絡可見一斑。
這波房價大漲除了有自住客的剛性需求外,還包括投機性買盤炒作,儘管有房地合一稅箝制,但在資金去化管道有限、其他金融商品收益率低的大環境下,房地產交易投報率仍相對誘人,讓不動產成為資金趨之若鶩的投資標的。
台灣市場目前缺的不是資金而是投報率,在可選擇金融商品有限情況下,使得資金在回流後自然大舉轉進相對安全的房市尋求收益,儘管金管會已陸續放寬,讓銀行可鎖定高資產客戶提供全新理財服務,但關鍵除了業者對理財商品研發創新能力外,也應從其他政策著手,讓市場更具吸引力,適度引導投資資金轉向,避免一窩蜂湧入房市炒作。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