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全面解析「拜登經濟學」
台灣銀行家 2021-03-09 08:51
撰文:呂忠達
弱勢總統誓言翻轉美國
拜登沒有歐巴馬的個人魅力,也缺乏川普捨我其誰的霸氣,但是他要引領美國重回多邊架構,強化美國的全球領導力,還要以驚人的速度奔向零排放目標,弱勢總統卻有史上最宏偉的目標,拜登如何達成?
元月 20 日,美國第 46 屆總統拜登就職,國政千頭萬緒,其所面對的困難,堪稱是美國自「二戰」以來最艱鉅的挑戰。拜登表示將優先處理內政事務,首要任務是緩解疫情。面對數十萬人因 COVID-19 肺炎喪命,拜登要求加速疫苗接種進度,目標是在 3 個月內讓 1 億人民完成接種,大幅降低傳染速度,讓整個社會恢復常態。
美國救援計畫為底,衝刺製造業回流的經濟發展計劃
其次是振興經濟,疫情重創景氣,導致近 3,000 萬人失業,白宮已提交規模高達 1.9 兆美元的「美國救助計畫」(American Rescue Plan)紓困方案,內容包括對家庭直接發放現金、延長失業給付、補助幼童照顧和食宿津貼、援助各州財政支應學校復課、疫苗施打等,爭取國會盡速通過並施行,主要目的正是支持美國家庭與企業度過這場疫情危機。新任美國總統上任,通常有所謂「黃金 100 天」,拜登前 100 天經濟政策的核心,顯然就是這份「美國救援計畫」。
為籌措財源,避免進入更長時間的經濟衰退,拜登政府計畫增稅,規劃法人稅自現行的 21% 調漲為 28%;個人所得稅自現行的 37% 調漲為 39.6%;海外收入最低稅率自現行的 10.5% 調漲為 21%;引進離岸追加稅(Offshoring Tax Penalty)。也將擴大投資、鼓勵供應鏈回流、獎勵美國生產(Madein all of America),以及採購美國產品(Buy America),同時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仍將維持持續寬鬆。
拜登將試圖縮小貧富差距、消弭種族衝突、推動綠能布局與改善基礎建設等,具體做法包括提高聯邦勞工最低時薪、加強職業訓練、實施社區大學普及計畫、豁免每位學生部份學貸、擴大健保覆蓋範圍等,以促進社會階級公平流動,同時支出 500 億美元增建基礎設施。拜登在競選時提出確保美國實現 100%清潔能源經濟、2050 年之前達到「淨零排放」的訴求,打算 4 年內投入 2 兆美元的氣候行動計畫,包括投資 4,000 億美元用於清潔能源研發、50 億美元用於電池技術研發、10 億美元補貼充電樁安裝,加大生物燃料在航空航運中的滲透率,2030 年前將充電樁總量提至 50 萬個,停止對化石燃料產業提供補貼等,藉由支持太陽能、風電、電動車等綠能產業,減少石油及天然氣開採,以開創「綠色經濟」新局。
對中國的政策,就目前川普政府對中國所實施的追加關稅,拜登政府短期撤回的可能性不大,但預期可望透過雙邊的協商及對話,致力緩和各項衝突,也將逐漸轉向恢復及加強與同盟國家的關係,聯合主要國家對中施壓。
以下分別從時代浪潮、民主黨基本路線,以及拜登本人的人格特質與思維等角度,討論拜登政府財經政策的脈絡。
重回多國協議,保護弱勢基層人民
自 1980 年代雷根總統倡議「自由主義」以來,延續了二十幾年的全球化趨勢,在近年來出現了一股反全球化浪潮。尤其是,長年帶領全球經貿整合的美國,在川普執政期間先後退出幾個國際經貿組織、抨擊 WTO,並率先掀起大規模貿易戰。此外,英國脫歐讓歐盟半世紀來追求統合的腳步橫遭挫折,「孤立主義」、「保護主義」一時間在西方民主陣營大行其道,聲勢高漲。
拜登上任後,隨即撤銷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程序、通過主導世界貿易組織的改革,重新申請加入《巴黎氣候協定》、重新評估 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 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談判等,意味著他準備帶領美國重返國際社會。但是,川普背後 7,400 萬張普選票所象徵的保護主義也不容輕忽,因此拜登在其中謀求平衡點。拜登所主張的提高企業稅、增加基本薪資、強化職業訓練與個人健康保險等政策,都是針對美國社會在全球自由化下的弱勢者,目的在抵銷自由化所產生的貧富差距,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聲勢;至於強化對科技業管制與推動綠能環保政策,則是就過度自由化所帶來的「外部性」,包括個資安全、企業壟斷、科技竊取、環境汙染等現象進行反制。更重要的是,藉由重回國際組織以制定國際標準,才能奠定讓全球參與「購買美國貨」的基礎。
整體來說,拜登運用各種不同的政策,保留自由化的好處,同時又保護國內產業與勞工免於受到國際高度競爭的傷害。因此,拜登新政府雖然接納了一些保護主義的觀點,但並不是完全沿襲川普的國際經貿路線,而是確保美國民眾不會淪為輸家。此舉若能有效落實,假以時日,將能遏制這一波反自由化浪潮,重建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
在政黨基本路線方面,美國兩黨在經濟理念上有根本的差異:民主黨偏向「凱恩斯學派」,信仰大政府主義;共和黨則偏向「芝加哥經濟學派」,信仰自由市場,支持小政府理念。民主黨自 1930 年代「羅斯福新政」以來,即是凱因斯經濟學派的信徒,信奉大政府主義,主張課徵重稅、擴大政府支出、實行社會福利、著重醫療與教育、調高基本薪資,並支持勞工工會。共和黨則傾向於彌爾頓 ‧ 傅利曼和芝加哥經濟學派的主張,支持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縮小政府規模、刪減社會福利支出、解除企業管制、降稅以刺激商業投資,這當中以 1980 年代的「雷根經濟學」為經典,川普執政 4 年的經濟措施,也是在共和黨過往路線的架構下。
具有靈活彈性、願意退讓求全的溝通型總統
就個人人格特質與背景而言,拜登與川普的富二代出身明顯不同,由於命途多舛、出身平民,主打親民路線,擅長與底層白人和藍領階層打交道;而身為從政 40 多年的建制派政治人物,拜登熟悉政治運作規則、處事圓滑、更為平衡且包容,政治立場則經常因現實需要而靈活多變。
不過,大半美國政治學者及觀察家普遍認為,拜登應該是「近年最弱勢的美國總統」,主因有四:拜登高齡且健康有疑慮,外界擔心他做不滿任期;川普在選舉中所擁有的高支持度,使得拜登必須顧及在野黨的民意;相對於前兩任總統,歐巴馬的極富個人魅力,與川普強烈的個人色彩,都讓拜登的領導形象沒有那麼鮮明;拜登父子與中國關係密切的爭議,引發可能的調查等,弱勢總統的角色可能會強烈影響「拜登經濟學」的實施成效,不易翻轉大局。
英國《經濟學人》在一篇題為〈拜登經濟學〉的社論中,將拜登經濟學解釋為:一個試圖解決貧富差距、完善基礎設施,並修補美國社會 4 年來裂痕等問題的「更大的政府」,這項評論頗為精闢。美國目前仍是全球第一強國,拜登經濟學動見觀瞻,影響全球局勢巨大且深遠,值得高度重視。(本文作者為統一證券首席策略專家)
來源:《台灣銀行家》135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台灣銀行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低檔佈局訊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