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全臺第一個市區混流開放道路自駕車上路!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2021-05-30 14:10
撰文/陳怡如
今年起,只要步出高鐵新竹站,就有機會搭乘自駕接駁巴士,抵達竹北市區。這不僅是臺灣第一個在市區混流開放道路上測試運行的自駕車服務,也將帶動全新的公共運輸營運模式,提供民眾通勤、外地商旅與觀光客接駁等多元服務,為智慧交通公共運輸商業化發展寫下重要里程碑。
「新竹創下臺灣第一次真正讓自駕車在市區混流道路上路的範例!」新竹縣縣長楊文科表示,這項創新突破,是新竹縣政府、工研院與產業界共同合作的成果。不同於國內其他的自駕測試案例,大多是在封閉場域或專用道路進行,也會選擇夜間人較少的時段測試,此次測試的最大突破,就是面對真實路況的挑戰,在白天時段於市區混流開放道路上運行,與一般汽機車共同行駛。
為期 2 年的「新竹縣高鐵自駕車接駁服務實驗計畫」中,將有 4 部自駕車投入,其中 3 部將提供民眾接駁服務,今年先從新竹高鐵站往返竹北喜來登飯店,明年再從高鐵延伸到即將啟用的國際 AI 智慧園區。由於這條公車路線本就由在地交通業者「科技之星」負責營運,因此民眾想要乘坐這台自駕巴士無須特別申請,便能體驗自駕車魅力。
初期自駕車會先在晚間試行,在今年 8 月開始,白天也會上路免費載客,預計 2022 年 3 月後收費,希望以「交通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MaaS)的概念整合其他公共運輸,提供無縫轉乘的接駁運輸服務。
三大優勢 臺灣角逐自駕關鍵技術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自駕科技相當具有發展潛力,根據國際市調機構 Frost&Sullivan 預估,到了 2025 年,每 4 輛新車中就有 1 輛是自駕車;2050 年全球自駕車產值更將達到 7 兆美元,對生活或產業,都將帶來巨大影響。
「經濟部相當重視自駕發展,希望臺灣可以在全球技術角逐上扮演關鍵角色,」邱求慧指出,臺灣發展自駕技術握有三大優勢:第一,臺灣半導體和 ICT 產業都是強項,可在全球自駕車的供應鏈裡,切入關鍵的系統或次系統技術。其二,臺灣交通環境人車混流、車種多元、車流密度高,相較路況單純的歐美地區挑戰更大,發展出的混流自駕技術極具特色,有助將來推廣至東南亞市場。
第三是在法規面持續突破。經濟部從 2019 年便推動「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計畫」,鼓勵無人載具科技、服務及營運模式的創新實驗,截至 2020 年底,已促成 9 個案例上路實驗,其中包含自駕船 1 案、自駕車 8 案,總計帶動投資約 3.5 億元,同時也在臺南沙崙區設置臺灣首座國際級的自駕車測試示範場域「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Taiwan CAR Lab),「不因法規限制,讓臺灣自駕科技原地踏步,」邱求慧說。
技術突破 提升自駕運行安全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工研院研發自駕車感知次系統,並針對臺灣與亞洲特殊道路環境設計,收集大規模影像訓練資料庫;並於 2018 年成立產業合作夥伴計畫,串聯 10 家廠商打造自駕車產業鏈;2019 年更攜手車王電子共同打造 10 部自駕電動巴士,其中 3 部投入這次實驗計畫。
為了讓自駕車在道路行駛更安全,所有上路的自駕車都搭載工研院研發的「iRoadsafe 智慧道路安全警示系統」,結合路側系統整合通訊、感測器與交通號誌、設施等資訊,這項技術提供自駕車宛如上帝視野,減少自駕車死角盲點,提升運行安全,這項技術也在 2019 年獲得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的美國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及 ITS 世界大會產業成就獎等肯定。
未來工研院也會評估在特定站點設置智慧候車亭,讓乘客可即時掌握班次資訊,行控中心也能透過候車亭的攝影機隨時偵測候車人流,因應需求即時調配班次,同時掌握自駕電動巴士行車路徑。
深入生活 開啟智慧運輸時代
電動巴士車體提供者車王電子暨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認為,像臺灣這樣人口密集的國家,交通會面臨兩大問題,第一是轉乘間隙,也就是從載具到載具之間的服務空缺;第二是服務能量不足,包含車輛數和客運司機缺工的危機,「要解決這兩大問題,自駕車是解方。」
蔡裕慶也強調,「我們不是要打造一台很炫的車,而是讓自駕車配合民眾的搭公車習慣,讓民眾感覺自駕車跟自身息息相關,這才是我們打造自駕車的最終理想,我相信,未來自駕技術勢必會普及到每一部車。」
在工研院「2030 技術策略與藍圖」中,也將與更多廠商一同打造自駕車產業鏈,以關鍵技術大力支援,協助更多車聯網、車用感測器、汽車電子等產業跨入自駕領域,帶動臺灣科技力,開啟智慧運輸的全新時代。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51 期 2021 年 5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利率避險神器!活用利率期貨交易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