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美國通膨升勢淩厲 全球稅率調整在即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1-06-13 11:10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董事、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在個人部落格發文,表示雖然通膨升溫,但美國聯準會預計維持利率和資產購買計畫的前瞻指引不變,以無限的鴿派之愛安撫市場情緒。以下為部落格全文:
上周儘管美國通貨膨脹資料爆棚,風險資產市場卻在聯儲重要會議之前搶跑了,全球股市創出歷史新高。美國五月通貨膨脹高達 5%,錄得十三年最大升幅,核心通脹也遠遠拋離聯儲的政策目標,但是市場逐漸相信決策者的決心,貨幣環境一時不會收緊,觸發沽空盤平倉,債市大好,十年期國債利率跌 10.3 個基點,降至 1.45%,德國法國日本的國債利率亦有類似的動作。資金成本大幅下降,為原本方向不強的股市添加了動力,多數國家股市向好,恐慌指數 VIX 下挫近 10%。G7 財長會議提出全球最低稅率,美國國會對平臺企業發起反壟斷攻勢,巨型科技公司股價受到影響。美元指數上升,反映市場對美國經濟復蘇的期望。國際能源組織預計 2022 年底,石油需求恢復到疫情前水準,美國經濟重啟增大了汽油需求,上周原油價格緩步上揚。風險意識回落,美元走強,黃金價格數度失守 1900 關口,週五直下。
美國五月通貨膨脹高達 5%,為 13 年新高;核心通脹升至 3.2%,為 1992 年以來最高。年初時候,市場對急升的通脹十分恐慌,而聯儲就很淡定;如今聯儲依然淡定,而市場情緒有向聯儲靠攏的跡象。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現在的通脹局面?毋庸置疑,陡升的通脹數字中有基數效應,有能源價格因素,還有供應鏈缺口問題,這些都不是貨幣政策可以影響的,也是聯儲保持鴿派基調的理據。不過低端工資迅速上揚是不爭事實,服務業請人難現象比比皆是。工資上漲乃是萬般通脹之母,其波及面會很大。同時許多供應鏈問題也可能需要經年才能解決,所以不少漲價壓力可能常態化。究竟未來一年核心通脹會處在哪個檔次,取決於上面許多因素的合力。核心 CPI 可能在 2-3% 區間,高過政策目標但不顯得很離譜,聯儲會以平均通脹目標為藉口,按兵不動,這種情形對股市債市都好,也是目前我們所見到市場動向。如果核心 CPI 落在 3-4%,則市場多少會感到意外,利空債市利好股市。估計聯儲維持利率不變,但提早談論和實施回收流動性政策(tapering)。筆者認為這種情況出現的機會在明顯上升,背後是工資上漲帶動服務業普遍加價。聯儲所製造的流動性、經濟復蘇的消費信心、結構性就業供需錯位,已經都存在了。最後一種情景是核心通脹升到 4% 以上,這可能意味著房屋租金和醫療服務價格大漲,此情形不是不可能的,但是筆者暫時不把它當成最可能發生的。一旦這種情況出現,也許聯儲需要迅速持續加息,對債市股市都是利空。
G7 財長會議就對跨國企業徵收最低關稅達成了共識,G7 領袖隨後表示支持。這是 G7 會議罕見的一次突破。堵住跨國企業逃稅漏洞,已經提了十年。過去是歐洲推動,這次改成美國主推,一擊即中。但是全球範圍內能不能推行下去,還要看七月份 G20 會議上其它國家的態度,尤其是中國的態度。1980 年到 2020 年全球法定稅率平均累計下降了 16 個百分點至不到 23%,企業錢多了,尤其是大企業,政府沒錢了。全球競爭性減稅導致企業利潤轉移、大國稅基侵蝕。全球化、數位化和線上購物,更威脅到許多國家的財政收入,G7 國家終於作出了一致加稅的決定。在筆者看來,這是對上世紀八十年代雷根、柴契爾革命的一次反動。雷根柴契爾革命,主張的是降稅、全球化和資本至上。現在的趨勢是均貧富、逆全球化、加稅,恐怕不是幾年的事情,而是長週期的回擺,現在只是一個開始。
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於 6 月 15-16 日開會,在通脹明顯升溫、就業復甦反復的情況下,美國貨幣當局如何拆招備受市場關注。筆者估計聯儲會維持利率和資產購買計畫的前瞻指引不變,以無限的鴿派之愛安撫市場情緒。最大的關注點,應該是鮑威爾在記者會上的言論,是否提及委員會在未來幾次例會上可能討論放緩資產購買速度。如果提及,則是對鮑威爾語言藝術的一次重大考驗。預計委員會關於加息的點陣圖會更嚴厲一些,但是主流意見仍是鴿派的。
除了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本周需要關注中國的月度經濟資料和美國的零售資料。日本和英國的 CPI 暫時無需擔心。拜登和普京在日內瓦舉行峰會。
本周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