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對台經貿制裁僅占雙邊貿易0.04% 對台影響不大
鉅亨網編譯林薏禎 2022-08-11 13:02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 (Nancy Pelosi) 訪台行程,引來中國對台灣的頻頻制裁,不過市場分析指出,這些制裁措施僅影響約 0.04% 的雙邊貿易,宛如滄海一粟,顯示相較於經濟目的,北京政府的行動似乎更具政治性意味。
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數據顯示,去年對中國的出口總值為 1130 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未被北京當局針對的電機、電子和科技零件;不含再出口或再進口貿易的進口總值約 820 億美元,一半以上是電機、電子、零件、核反應爐和鍋爐。
相較之下,台灣遭到中國制裁的產品類別占雙邊貿易規模較小,舉例來說,中國去年向台灣出口的天然砂約 350 萬美元,遠低於台灣主要天然砂供應國澳洲和越南的 6400 萬美元。
即使中國是台灣最大的柑橘類水果買家,去年對中國的出口額僅為 1000 萬美元,規模也相對較小。另外,去年向中國出口的麵包、糕點等食品總值超過 5000 萬美元,白帶魚、竹莢魚等兩種冷凍魚的出口價值則超過 300 萬美元。
經濟學人智庫 (EIU) 分析師 Nick Marro 表示,現在檯面上遭到制裁的台灣農產品只占對中出口的一小部分,所以對台灣的影響不會真的很明顯。
Marro 表示,中國對台灣的經濟報復只是外交政策中的一項長期戰略,針對貿易價值較低的商品進行制裁,凸顯出中國的施壓工具箱存在侷限。
法國外貿銀行 (Natixis) 也說,近來中國的貿易限制集中在「高度可替代」的食品,而非兩國貿易最密切的資訊和通訊技術領域,只要中國還需要這些產品,它們就會繼續從台灣進口,模式就像中國與澳、美的貿易爭端一樣。
儘管如此,Marro 表示,裴洛西的訪台行程仍將為區域貿易帶來一些後果,例如中國加強在台周邊軍演可能拉長出貨時間,除了台灣之外,與日韓的貿易流動勢必也會遭受波及。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