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邁向2050淨零排放 臺灣氫能大未來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2022-09-18 10:00

整理/編輯部
氫被譽為最潔淨的能源,主要是氫氣反應產生能量高,反應過程也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對環境相當友善,被各國視為 2050 淨零排放的重要途徑。工研院公布「臺灣 2050 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提出未來 30 年臺灣氫能應用技術的發展策略,協助產業掌握氫能商機,共同邁向零碳未來。
氫氣還分灰、藍、藍綠、綠?!

臺灣 2050 年氫氨需求及供給

臺灣 2050 年氫氨需求及供給

液態氨可作為氫的運送載體,而混燒氫氨,也可達成無碳排的理想。根據「臺灣 2050 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2050 年氫氨需求總量約 750 萬噸,其中氫約 435 萬噸、氨 315 萬噸。(圖:工研院)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65 期 2022 年 8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川普高關稅啟動!聯準會利率決策增變數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