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很重要!國外手機廠商正在討好我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30 10:52
本文來自太平洋電腦網
雖然如今國貨越來越強大,但時至今日,我們內心對於購買外國品牌商品依然有隱隱的虛榮心,中國人在外國商店裏大肆搶購的新聞更是層出不窮,極大助長了外國廠商亂定價、定高價的亂象。手機領域也是這個情況,功能機時代的“四大天王”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三星都是外國廠商,用這些牌子的手機心理多少有些優越感作祟。
但智能時代來臨后,以中興華為為代表的高質量國品牌迅速崛起,以優異設計與人性化體驗改觀了人們對於國機的認知,售價越來越往高位上溢,市場占比出現巨大提升。而隨智能機市場的逐漸飽和和競爭加劇,外國廠商的日子卻變得難過起來,市場戰略隨即發生改變,一改慣用的高冷為討好,在品中開始附和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特別是利潤高的中高端品上,畢竟誰都不願意放棄中國這塊廣闊的市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外國手機品牌討好中國消費者那些事。
向雙卡雙待低頭
雙卡雙待指手機可以插入兩張手機卡,而且能同時待機。以往的雙卡手機一般只有主卡才支持4G網絡,副卡只能使用2G網絡,但今年隨技術的成熟,很多雙卡手機都能實現雙卡雙4G雙通話功能。這個功能對於多有2個號碼的商務人士,或者通話、流量優惠套餐分開在兩張卡上的人特別實用,但就是這麼實用的功能長久以來卻被視為山寨機的標準配置,與超長待機一樣被打上了廉價標籤。
隨個人權利意識抬頭和隱私問題的凸顯,人們越來越傾向於使用兩張卡,以分開工作和私人生活,希望在休閒時間不被打擾。特別4G時代來臨后,不少用戶還會專門辦一張流量優惠的套餐卡,用來上網游戲,這些都促使雙卡雙待從一個單純的賣點噱頭變成有實際作用的剛需。特別是中國廠商創造性的將單一SIM卡托發展為SIM卡+SIM卡/MicroSD長條卡托后,既有效解決了之前開孔過多的問題,又給了不用兩張卡用戶另一種選擇。
面對這種已成定局,驕傲的外國大廠也不得不順勢而為,三星在Note系列旗艦、索尼在Z系列、LG在G系列旗艦裏紛紛加入這一功能,而且設計多采用國廠商流行的SIM/SD卡二合一實現,事實證明它很受中國用戶歡迎,也為其他地區的消費者帶來中國創新的紅利,不得不佩服“山寨”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玫瑰金又土豪金
當iPhone 5s推出金色配色時,就一直有法它是為了討好中國用戶而生,畢竟中國社會自古一直對金子有特殊信仰,事實證明,金色版本的5s的確在中國銷量爆棚,引得各大安卓廠商紛紛學習。放眼2014、2015兩年,金色几乎是各大旗艦機的標準配置,甚至成為高端主打,比如華為的P8、Mate 7。
土豪金色在中國消費者中大賣后,蘋果又乘勝追擊,在最新的6s上發布了玫瑰金的新版本。蘋果CEO庫克表示,之所以決定推出金色版iPhone,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種色在中國用戶中深受歡迎,甚至在當初推出金色版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想到會在中國市場那麼受歡迎。另外,庫克還特彆強調玫瑰金的6s和6s Plus就是專為中國市場考慮的,首席設計師喬納森·伊夫花了很多心思來調整這個色彩。
更聰明的一點是,蘋果每次推出新色都發生在結尾帶s的換代上,也就是在外觀不變功能升級的年份,通過新色來和上一代品區分隔斷,充分滿足消費者買新的虛榮心理。不論如何,蘋果的轉變凸顯出庫克時代蘋果經營思路的調整,從引領審美風向過渡到附和大需求,短期而言對刺激銷量是立竿見影的,但長期來看當年那種獨特的品氣質似乎在慢慢消散,最終后果難料。
售價玩“歧視”國內有優惠?
一般來,由於關稅、品牌溢價等一系列原因,國外大牌的手機登陸中國的售價通常高於其他主要市場,所以才導致了水貨橫行,港版與美版的現狀。然而,隨國廠商的奮起直追,驕傲的國際廠商日子是越來越難過,對於二三的品牌來感觸更是切膚,所以紛紛採用了降價這種最簡單有效的措施來提振市場,當中更是不乏“矯枉過正”的廠商,比如LG。
2014年LG的旗艦機G3在中國開售時,3999元的售價可謂誠意十足,而且在京東的搶購價還可以再減500隻要3499,相比在韓國約合人民幣5429元(同期匯率)的價格懸殊很大,引得當時韓國國民一陣不滿,甚至怒批LG跪舔中國人。2015年,換代之后的G4依然延續了這一政策,國行售價保持3999元不變,而韓版價格雖然降了一點但也維持在4785元人民幣的高價。
目前除了高冷的索尼一直死守4999的價位外,三星、摩托羅拉降價的消息都是頻頻傳出,從以前的高傲自負到如今低頭迎合,我們不得不感慨市場殘酷下的風水輪流轉。然而從市場反饋看,它們的“大放血”既沒有換來銷量的大爆炸,也沒有阻擋住國內廠商的高歌猛進。至於索尼,反正也賣不出去多少,還不如賣貴點,顯得格調依然和信仰高昂。
商務概念玩得溜
當下什麼手機最賺錢?千元機、音樂手機、拍照手機還是情懷手機?都不是,而是商務機!老實,商務機這類細分的機型更多隻是一種觀念營銷,比如華為Mate 7標榜的“爵士人生”、P8號稱的“似水流年”等等,通過白皮膚老外穿西裝的廣告營造出高大上的格調,以此獲得白領階層的共鳴,而並非以往類型手機單指某類功能的突出。
而最早主打商務概念的手機應屬摩托羅拉,特別是那款為人熟知的刀鋒手機V3,但對於國內市場而言,商務感更明顯的要數“明”這個最先運用漢字命名的系列。2005年摩托羅拉發布了第一款“明”系列手機A1200,風頭雖不及同期的V3那般耀眼,但低調中卻在2006年創下了中國市場單一型號銷量超過300萬的輝煌業績,並且也成為全球首款銷量超過500萬的手機,對於一款定位中低端市場的觸屏手機來,多少讓人有些出乎意料。A1200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歸功於中國團隊本地化的研發設計,使其整體符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特別是觸控筆的引入更獲得了商務人士的好評,繼而迅速傳播、擴散到各大人群,迎來指數級增長。
另外一個愛在商務上做文章的廠商則是三星,除了一貫主流的Note系列外,其與中國電信合作的W系列完全可以是土豪商務機的代名詞,售價動陬過萬,以皮革、金屬等高端材質、講究的精湛做工和雙面翻蓋的AMOLED屏幕為特色。最新一代的W2016就採用了金屬與玻璃融合而成的設計,官方稱其能“彰顯高雅品味與尊貴氣質”,讓不願意跟隨主流的高端商務人士有新的選擇。
總結
為了應對當下國內廠商花樣迭出的競爭格局,國際大牌們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上面列的四點也只是其中較常見的手段而已,奏效與否各不相同,但能讓它們發生如此之大的轉變,背后少不了日益進步的國手機和觀念擺正的理性消費者。
然而,一切的一切,本質是大陸這個體量龐大的市場在起關鍵作用,任何一家想走向國際、做大做強的企業都不會對這片土地上的消費者熟視無睹,即便是蘋果這麼驕傲、市值第一的公司也不得不去“討好迎合”,這也是我們生活在中國這個大市場下享受到的獨特紅利。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