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投資中的科學精神(上)——金融市場到底能否預測?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4-24 10:47


聶磊 瑞信方正債券資本市場部副總裁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最近A股十分火爆,各種教育背景和職業背景的人都躍躍欲試要入市或者已經入市。多年不聯系的親友、同學都會找過來讓我推薦股票,知道我有交易員經歷的人還有不少私下請我吃飯討教經驗的。當然,其實我認為到底買哪一支賣哪一支其實是次要問題,畢竟牛市基本都會漲,甚至於爛票還漲得更快;但是,對金融投資或者投機交易的錯誤認識本身才是對人傷害最大的。因為,你不會只賭一把,短期看可能是賺錢的,可錯誤的觀念和認識會讓你在長時間尺度下吃更大的虧。

本人從業時間也不算短了,但是很多長期困惑於心的投資交易方法論的問題也只是在近兩年還找到相對滿意的答案。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愿意鉆這種牛角尖。如果看官您是資深從業者,可能您並沒有時間精力去想這么多,那就把我接下來整理出來的東西當作一種提示和歸納來讀讀,看看是否有共鳴;如果您是完全不懂金融的外行,那么更要仔細讀一讀,看看有沒有觸碰到您自身存在的問題,讀完您可能會發現,有些你從沒想過的認識問題真的是很要命。

我從這么幾個方面來闡述同一個問題的不同側面:


一、投資和投機到底是不是賭博?

可能這個小標題太簡短,表述不清,我再換個表達方式:能夠獲利的(也就是所謂“正確的”)投資決策(為簡便起見,本文提到的“投資”包括所有為了低買高賣獲利的金融產品的買賣交易)到底是不是不可掌控、完全靠運氣,還是可以靠人對金融產品和市場本身的研究來做出正確的決策的?

這個問題其實十分重要,最近有個段子說:在股市里賺錢完全靠命運、是一種迷信。這種觀點是一種極端,翻譯過來就是:投資就是賭博,看研究報告、研究宏觀經濟數據來做投資就是扯,還不如賭。

“賭博”的核心內涵就是不可預測性。金融市場到底能不能預測?經常聽人說的話就是:“天天被市場打臉”。

我這么來闡述這個問題:一方面,任何一個標的,它的價格都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機構、個人以及由人指定規則的計算機)下單撮合成交來決定的,因為每個人的思想特征、資金狀況、對同一標的的認知差異,所以在任何一個交易日的每一分鐘,成交的價和量都是難以預測的,原因是參與者的眾多,單個參與者的行為無法控制和預測。從這個角度來看,價格走勢的確沒有辦法預測。你如果要預測下一分鐘要漲還是跌,明天要漲還是跌,估計真的跟賭博差別不大。

從另一方面,群體的行為是有特征和共性的。譬如說,大多數人喜歡早上十點左右買股票,所以這個時間段從大樣本來看股市相對較強,這是大數據分析,也是行為金融學;又譬如說:短期內跌得太多太快的股票一般會反彈(當然怎么定義跌得多跌得快是另外一個問題),這就是技術分析;又譬如說:如果兩個公司其他方面差不多,一個盈利很多,一個盈利很少,那么盈利多的公司買的人會更多,誰都相對喜歡賺錢的公司,這就是基本面分析。從這些個角度來看,價格趨勢是可以預測的,不是賭博。

當然,很多人會跳出來說了:“技術分析都是扯,有人告訴我30塊附近是強支撐,如果跌破就要止損,因為新的下跌趨勢開始。結果第二天跌破我就割了,然后割完第二天又漲回來了,真是扯啊!”

還有人會說:“基本面分析和價值投資都是扯,有人讓我買了個5倍估值的藍籌,結果套了四年,浮虧30%,割了。還不如那誰買個莊股翻好幾倍。真是扯啊!”

這些人說的例子都部分正確,針對這些質疑,我再來詳細闡述我的看法。

二、為什么你會覺得各種分析研究方法都沒有用?

我認為,任何經典的分析方法,對價格走勢的判斷都太過間接,間接的判斷就不能太過教條,但是新入行的人實在沒有辦法辨別這個事情。因為能用的工具太少,在這么不靠譜的市場里,抓住一個方法就只能狠命用。

先說技術分析,技術分析是用過去的價格和成交量等情況來預測未來的走勢或者提供指引(我有一篇在線講座專門介紹技術分析,之后整理發出來以饗讀者)。那么您覺得昨天、前天以及再以前的成交情況跟明天的走勢有關係嗎?當然,如果嚴格的說,這個結論不能拍腦袋,要用計算機來做大樣本來分析,而且追溯的時間長度以及對相關的定義不同也會造成結論不同。

但是,這里面的邏輯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譬如,跌多了就會漲,這個邏輯看起來問題不大。賣多了就沒人賣了嘛,買買就起來了嘛!但是問題是:什么叫跌多了?用什么指標標定?什么叫漲?漲長時間叫漲?漲多大幅度叫漲?這些細節是魔鬼,這些細節難以標定和衡量,造成投資者覺得技術分析沒用或者是錯的。

又譬如,前期三次觸及的價位都沒有跌破,成為一個強支撐位,這個邏輯本身沒有太大問題(雖不絕對正確,但從邏輯上應該是“大概率”正確),之前每次到這里就沒啥人愿意賣了,抄底盤進場,那么這次到這個價位附近應該也一樣。但是真的就存在很多支撐位跌破的情況,即使可以說是大概率不會跌破,那么如何衡量這個概率呢?並且對於單筆交易,只能存在跌破或者反彈兩種情況,所謂跌破的“概率”實際是不存在的概念。

所以,技術分析這個方法存在的問題是很多的。我看過很多書,也曾經迷失其中,現在看到書店里鋪天蓋地的“K線秘笈”之類的書,真為一些不明就里就幻想用“秘笈”暴富的人感到擔心。

再說基本面分析,基本面分析(這里以股票基本面分析舉例闡述)的主要用貼現企業的未來現金流的方法來分析股票的內在價值,方法說起來很簡單:分析內在價值,並買入低估的股票。

但是,內在價值衡量方法還是各有差異,對未來現金流的估算有相當差異,貼現利率也會有差異,並且還存在財務造假的情況。即使前面的問題都沒有,也時常存在公認低估的股票長期繼續被低估甚至繼續下跌的情況。因為,真的就可能還是沒人來買。被低估只是會有人來買的一個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條件而已。雖然,從無數例子可以看出,低估的股票遲早有人來買,可是“遲早”是多久?被低估的標準也真的有太多主觀因素。

所以,在金融市場里,我們除了不可知論就真的沒有可以相信的理論和方法了嗎?下面我繞個大圈子來說說這個問題吧。

三、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邊界和方法

是的,我們要承認,人的認知是有限的、有邊界的,但是這是根本不妨礙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或者說認知的努力嘗試。

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里,人類都在不停的努力認識我們所處的世界。我們十分迷茫和痛苦。為什么會有閃電,真的是上天對人的詛咒嗎?為什么太陽會每天升起,明天早上一定會回來嗎,人類不會陷入永久的黑暗嗎?為什么人會衰老和病死?

經過了幾百年上千年的努力探索,我們才知道,閃電是云層摩擦產生的靜電,而不是什么詛咒;因為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並且還自轉,才會有白天黑夜和春夏秋冬(有科學家因此付出生命);人們到近代大致知道人的衰老是由DNA在細胞分裂過程中來支配。

但是,您有沒有想過,這些科學發現是用什么方法得來的嗎?簡單來說就是兩個:“歸納”和“演繹”。

牛頓被蘋果砸中腦袋從而發現萬有引力,每個蘋果成熟后都會掉到地上而不是飛向天空,這是“歸納”,但是您真的確信到明天早上蘋果還是往地上掉的嗎?從邏輯上沒有讓人確信的方法,因為自然界“齊一性”(同一類事物的運轉會一直符合同一種規律)的公理沒有辦法證明,只能信仰。

牛頓從實驗中發現物體加速度和受的力成正比和質量成反比,這就是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它是通過有限次的實驗數據得出來,這個也沒有辦法從邏輯上完備證明,除非首先承認自然界“齊一性”。

所以,科學研究的最重要方法“歸納”也是“有問題”的方法,但是得出來的結論我們用了幾百年都沒有出過問題。從阿姆斯特朗登月到普通人坐飛機旅行,哪個能離得了物理學家歸納得出的力學定律?

再說說“演繹”,演繹說通俗點就是推理,也就是利用已經被廣泛接受的普世定律,以及特定對象跟這個定律條件的對比來推斷出結論。在科學發展史中,演繹推理也不比歸納用的少。

但是,姑且不說演繹所需要的普世定律很多無法證明,只能根據直觀當作公理(例如歐式幾何五條公理)。科學發展史還用到了很多不完備的演繹推理。一個典型例子是,牛頓和開普勒發現萬有引力並計算出行星繞太陽公轉的橢圓形軌道之后,天文學家卻又發現天王星是個特例,這顆行星並不是按計算出的理論橢圓型軌道來運行的。根據這一現象,科學家左思右想,給出的解釋是天王星附近應該有一顆質量較大的星體,該星體的引力影響了天王星的軌道。后來通過觀察,果然是有這樣一顆行星,也就是海王星。嚴格來說,從一顆行星沒有按理論軌道運行並不能嚴格推斷出附近有另一個星體,有可能只是因為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本事就是錯的,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但是這樣推斷最符合常理,並且跟現有的理論和現象不衝突。這種推理被稱作“最佳解釋推理”(IBE, 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這種推理我們在日常生活里也經常用到。

說了這么多,我想表達的意思很清楚了:號稱最嚴謹的科學家們在過去上千年的時間里,在人類有限的認知邊界里,用了很多邏輯並不完備的方法,卻發現了海量的讓人類生活發生巨變的科學遺產,我們投身金融市場的人也要接受和適應這種方法論的邏輯不完備。

任何經典的分析方法,對價格走勢的判斷都太過間接,間接的判斷就不能太過教條,但是新入行的人實在沒有辦法辨別這個事情。因為能用的工具太少,在難以預測的市場里,能用的方法實在有限。那我們到底應該怎么辦呢?作者將在《投資中的科學精神(下)——做有限認知下的大概率事件》中為您解答,敬請關注。

特別聲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觀點,中國金融資訊網采用此文僅在於向讀者提供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立場。轉載和引用此文時務必保留此電頭,注明“來源於:中國金融資訊網”並請署上作者姓名。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