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供應鏈中斷成本大降逾50% 但仍有諸多障礙
鉅亨網編譯張祖仁
即將發布的一項企業調查顯示,與一年前相比,2022 年供應鏈中斷造成的財務損失平均下降超過 50%,但短缺和交貨延遲仍然是挑戰。

供應鏈風險管理公司 Interos 表示,去年航太等關鍵產業的中斷導致每家公司平均每年損失 8200 萬美元,而 2021 年為 1.82 億美元,2020 年為 1.84 億美元。
在預計周四 (10 日) 公布的最新報告中,Interos 調查了 750 家年收入在 5 至 500 億美元之間的企業,遍及能源、金融服務、石油和天然氣、醫療保健、政府和航太等領域。
Interos 產業分析師懷特 (Tim White) 表示:「關鍵的重點是,人們了解供應鏈比以前更好,但不會回到 2019 年的樣子。」他表示,勞動力和原材料的限制以及不可預見的中斷仍然是供應鏈的阻力。
接受調查的企業主管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愛爾蘭的企業。
- 想參與美股動能?懶人也會的被動投資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日經分析:特斯拉電池供應鏈 40%依賴中國廠商
- 蘋果PCB供應鏈7月營收多走高 臻鼎、華通及健鼎都來勁
- 〈財報〉供應鏈問題揮之不去 Fisker削減年度產量預測
- 印度要求特斯拉比照蘋果作法 選定當地企業引入中國供應鏈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