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瑞銀:A股熾熱內地過剩資金將流向香港

鉅亨網新聞中心


路透上海5月22日 - 國際知名投行--瑞銀旗下合券券商瑞銀證券發布最新研報稱,目前中國A股結構性泡沫明顯,一個合理且可行的解決辦法是,將國內過剩的資金引導至海外市場。在南下資金增多的情況下,港股市場上國企H股等將受益。

瑞銀證券H股策略分析師陸文傑在報告中預計,未來6-12個月,預計中國監管當局將啟動深港通、增加合格境內機構資者(QDII)額度、放鬆內地居民海外投資限制,鼓勵與外國資掛鉤的交易所上市交易基金(ETF),並引導投資者關注海外市場的低估值。


以下是報告的主要觀點:

管理A股泡沫任務艱巨

眼下A股的靜態市盈率在26倍左右,而創業板市盈率高達105倍,如何引導“股市慢牛”是中國政府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監管過嚴、或是不作為都可能導致嚴重后果。我們認為,一個合理且可行的解決辦法是,將國內過剩的資金引導至海外市場。未來6-12個月,我們預計中國監管當局將啟動深港通、增加QDII額度、放鬆內地居民海外投資限制,鼓勵與外國資掛鉤的ETF,並引導投資者關注海外市場的低估值。

未來兩三個季度可能有2000億元資金流向香港  我們預計未來兩三個季度內地公募基金和個人投資者將買入約2000億元的港股。我們認為這筆資金將來自三方面:1 提高對現有QDII額度的使用(350億元);2 以新額度發行QDII品(600億元);3 更積極的滬/深港通南向交易(1200億元)。此外,過去兩個月,私募和高凈值個人投資者已先行將逾500億元資金投向香港(主要投向“港A股”)。我們認為未來幾個季度他們會加倉。

QDII-集資更容易, 對國企興趣更高, 沒有配置澳門股

2015年前四個月,國內公募基金共發行了5,370億元的新品(2014年全年為7,230億元)。其中只有1%是QDII品,但根據待發品情況,這個比例在升高。上一次QDII募資額占比達到25%時是2007年,A股正處於泡沫中,政府力促跨境投資。根據最新披露的季報數據,整體看QDII基金在香港市場超配醫療保健、環境設備/清潔能源和券商股。在他們的重倉股中,國企股出現次數從2014年二季度的29次升至2015年1季度的44次。而從他們對澳門博彩股、香港銀行或地股的持有情況看,“獨特性”股票並未受到QDII的青睞。

內地優勢將令改革驅動的國企股和“港A股”獲益

我們認為,2,000億元人民幣的內地資金不足以重塑規模達4萬億美元的香港股市的投資風格,但可能足以對某些個股生巨大影響。鑒於內地投資者對催化劑事件的關注,我們認為H股受益者主要是改革驅動的國企股和“港A股”。 (路透中文網)

(發稿 林琦; 審校 張喜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