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規模超92萬億 投資收益近七千億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銀行訊息 5月22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理財業務專業委員會發布了《2014年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均值為5.13%,實現了正常、平穩兌付,為投資人實現投資收益近7000億元,同比增加了2500多億元。其中為個人投資者創造了4410多億元理財收益,為包括企業公司在內的機構投資者創造了2490多億元投資收益。2014年理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比凈利息收入增長率高出15.56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銀行業主動適應國際國內經濟金融新常態,響應市場金融改革需求,運用創新手段突破息差瓶頸,銀行理財實現了品種規模、募集資金規模和投資規模跨越式發展。2014年全年共累計發行理財產品19.13萬支,同比增長27.53%;累計發行規模92.53萬億元,同比增長35.89%。年末余額15.03萬億元,同比增長46.78%。理財資金投資於實體經濟的余額超過10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余額近70%,40%的理財資金投向了國家重點領域。支援“三農”建設的規模達7000億元。
此外,各商業銀行積極創新推出凈值型產品、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等多種理財產品,2014年銀行發行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26493支,金額101245億元,占比67.4%。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規模占據了主要市場份額,加速推進銀行理財產品轉型發展。並且銀行業依托和借助信托、保險資管、證券、基金等機構的優勢與平臺,加快創新步伐,持續強化跨界資產設定能力與市場交易能力,與非銀行資管同業跨市場、跨行業、跨品種的合作愈加密切。
另外,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首份商業銀行綜合理財能力評價體系及評價結果顯示,在此次參評的155家銀行(含信用社)中,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憑借其在產品規模、理財收益和把控風險等方面優勢,理財綜合能力表現最佳,並且在理財市場表現及風控能力上取得顯著成效;國有商業銀行社會貢獻度位居行業前列;股份制銀行在業務創新和產品創新能力方面則顯示出獨特的優勢;另外,城商行、農商行在理財綜合能力及風控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突破。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