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膨時代,4%法則還管用嗎?76歲發明人動搖了:這是最糟退休時刻,提領率微調成這樣...
今周刊 2023-11-26 09:20
撰文 ‧ 今周刊編輯
29 年前,威廉.班根(William P. Bengen)用一篇名為「從歷史數據決定提領率」的學術研究報告,撼動了整個退休理財的思惟;這篇報告的結論,日後被簡稱為「4% 法則」,將近 30 年來,這個法則廣被各界運用、延伸,堪稱是退休理財領域的經典金律。
所謂「4%」,是指在退休前打造一個適當的投資組合,並於退休後每年固定從中提領 4% 支應生活,依據班根的計算,這麼做至少可維持 30 年、單純「以錢賺錢」的退休生活。
反過來想,若你還沒退休,也可利用這項法則推算要努力準備的退休金,只要將預計退休後每年的支出金額除以 4%,就能算出你在退休前必須存到的退休金目標數字。
「我本來也一直對這個法則很有信心,直到……,」在聯準會公布最新的通膨率數字後,班根接受本刊專訪,意外的是,這位 4% 法則發明人,連自己都開始對他當年劃定的這條金律有了某些動搖:「直到,我們進入了高通膨時代!」他說。
「相較於 1 年前,通膨數據已有明顯改善,但我仍不確定通膨是否會再次惡化,」班根忍不住提出他的擔憂:「對於仰賴投資理財支應退休金的人來說,現在,確實是個艱難時刻。」
他的擔心,呼應了台灣理財族的當下心境。今年 6 月,歐洲重量級資產管理公司法盛投資(Natixis)發布了調查報告,台灣受訪者高達 64% 的比率,把通膨視為影響投資理財的頭號大敵。
班根強調「現在是退休族的艱難時刻」,更像是一句略帶失望情緒的告白,因為在 1994 年提出 4% 法則時,他的研究基礎,就是用「某人在最糟糕時刻退休」的極端情境作為假設。
這個超級保守的假設前提,是他 30 年來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始終都對研究結果深具信心的原因,「但我現在無法確定,另一個新的『最糟糕退休時刻』是不是正在出現。」他略帶無奈地說。
「其實『4% 法則』是媒體下的簡化標題,我一開始算出來的數字,是 4.15%……,」到了 2006 年,他又將這個比率上修至 4.7%。班根曾說,「我最害怕的投資理財建議,就是『買進之後一路持有』。」因為,無論法則怎麼說,終究須根據市場變化來與時俱進適度調整。如今,似乎又到了他認為必須微調法則的時刻了。
班根認為,高通膨環境下,恐會使你退休初期的生活支出提高、減少了投資組合的期初本金,以至於影響未來退休金的滾錢能力,長期下來,影響巨大。
假如不想太快消耗本金,該怎麼辦?班根建議:「保險起見,我可能會把提領率下調 0.2 個百分點,」已於 2013 年正式退休的他,用自己最新版本的研究結果舉例,就是「從 4.7% 降到 4.5%。」
下降 0.2 個百分點,代表退休族必須稍稍地縮衣節食;但另一方面,班根認為現階段的整體環境,是個罕見特例:一個有利於投資組合快速升級的大好環境。
整體而言,這位退休理財教父並未恐嚇退休族必須咬牙節省開支,雖然他認為通膨是退休理財的一大挑戰,但僅須微調退休金的固定提領比率、善用高配息資產的固定收益即可因應。相反的,他更鼓勵理財族應該善用好不容易等到的高利率環境,把握當下「輕鬆買到 4% 收益率資產」的難得機會,建構更具韌性的投資組合。
來源:《今周刊》 第 1405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今周刊》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