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保經濟增長列最優先 中國地方財政政策大逆轉 由緊縮改寬鬆

鉅亨網劉祥航 綜合外電


图片说明
中國地方債政策大轉彎(圖:AFP)

為解決地方債問題,中國自 2014 年開始大力改革,要求地方政府管理財務,以發行債券處理借貸問題。但《彭博社》報導,為了振興經濟,改革出現 180 度大轉彎,帶動經濟繁榮成為政策最優先的考量。


在中國,因為法律上禁止地方政府向銀行貸款,於是,地方政府利用不在資產負債表上的金融企業,向銀行貸款,並且推動房地產及基礎建設。這麼做創造了就業機會,不過也帶來大筆浪費,像天津的「曼哈頓」計畫,最終淪為「鬼城」。地方負債也因此變得難以控制。

財政部長樓繼偉 2014 年要求嚴控舉債,禁止這類融資平台,而要地方政府透過發行債券籌資。如此,相關的財務數字才能透明。

但是,當今大陸處於 2009 年以來經濟增長最艱困的時期,一切改以增長為優先。匿名消息來源指出,近期監管機構開會,要進一步放鬆地方借貸的限制。事實上,5 月 15 日國務院就已轉發《意見》命令,要求銀行持續資助 2014 年之前地方借貸的發展項目,不得抽貸、壓貸、停貸。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張智威及 Audrey Shi 形容,這紙命令是 2015 年以來「最重大的政策寬鬆信號」,是財政政策由緊縮至寬鬆,一次 180 度的大逆轉。在此之前,今年下半年恐怕難以達到 7.1% 的成長目標,即使現在這麼做,風險仍在。

香港智庫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研究部主任肖耿表示,樓繼偉要鏟除地方政府負債的癌症,但這樣的緊縮削減了消費、削減了擴張,削減了一切,動這種手術,他必須確保經濟的發展還能支持,不致崩潰。

發改委 5 月 25 日也發布《通知》,放寬企業發債限制,鼓勵重大工程。同時間,也取消地方政府發債數量限制,前提是相關計畫要得到中央批准。

先前瑞穗證券亞洲公司估算,中國地方債數字可能達到 25 兆元人民幣,大過整個德國經濟體,不過國家審計局所公布的數據為 17.9 兆元人民幣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