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僅是開端?歐盟或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 聚焦中製過剩晶片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2024-07-06 12:00
歐盟週五 (5 日) 開始對中國電動車開徵臨時關稅,分析師認為這可能只是歐盟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立場的開端,《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歐盟執委會 (European Commission) 已開始徵求該地區半導體行業對中國擴大生產成熟製程晶片的看法。
隨著中國政府加大對半導體行業的投資,並試圖實現關鍵技術的自給自足,歐盟擔憂中國市占大餅遭侵蝕。歐盟執委會一位發言人證實,委員會已開始「與業界進行有針對性的磋商,以進一步評估供應鏈中成熟晶片的使用情況」。
這位發言人表示,歐盟和美國可能「制定聯合或合作措施來解決依賴性或扭曲效應」。目前尚不清楚這項研究將採取什麼行動,但隨著歐盟尋求保護其產業免受中國競爭,歐盟和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
貿易分析師表示,關稅可能只是歐盟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立場的開端。
在國家補貼的幫助下,中國工業界正大力投資擴大成熟晶片生產。部分原因是美國主導的限制限制中國購買或製造更先進晶片的機會。從短期來看,中國投資將減少對外國晶片的依賴,但西方政府擔心其長期影響,包括無數家電和汽車所需晶片可能出現供應過剩。
對於歐洲最大科技公司 ASML (ASML-US) 等設備供應商,中國擴大傳統晶片生產是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可以緩解美國主導的對更先進技術的出口限制。
不過,對於英飛凌、德國意法半導體、恩智浦等晶片製造商,情況好壞參半:它們都是汽車和電力基礎設施晶片的重要製造商。他們面臨日益激烈的中國競爭,但也在中國開展業務。
歐洲的工業、航空航太、汽車、健康科技和能源公司可能不願透露他們對中國傳統晶片的使用情況。鑑於晶片製造和封裝的跨境、多步驟性質,他們也可能不確定所使用的晶片組是在哪裡製造的。鑑於中國電動車在中國的銷售量龐大,德國汽車製造商反對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
《歐盟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 在 2023 年 9 月正式生效,成功吸引投資,以期提升歐盟自製晶片能力,歐盟執委會今年 3 月啟動調查,廣徵歐盟利害關係人對於半導體產業國際合作的意見,以有助於評估利益、找出需求,並解決戰略夥伴的關切。
歐盟委員會反壟斷主管 Margrethe Vestager 今年 4 月表示,在比利時與商務部長雷蒙多 (Gina Raimundo) 等美國官員會面後,該高管可能會對晶片進行調查。
同樣在 4 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長達 712 頁的報告,內容涉及中國政府向中企提供的多層補貼。該報告涵蓋了半導體、電信設備和再生能源等更廣泛行業的研究。
兩位消息人士稱,新的以中國製晶片為重點的調查是一項實時調查,其範圍比美國商務部向美國企業發送的以安全為重點的調查更廣泛。
委員會已就草案問題徵求回饋,其中包括工業公司從何處購買晶片。它正在尋求有關晶片公司產品和定價的資訊,以及他們對競爭對手 (包括中國競爭對手) 相同資訊的估計。
分析人士認為,若歐盟可能將採取動作因應中國擴產晶片,這可能會加劇中歐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